大唐:我真沒想當官啊

第29章 李承乾科舉?

“這個嘛……”蘇策微微皺眉。說實話,他哪懂什麼治理勳貴?不過既然是吹牛,又不是給皇帝上書,有啥不敢說的?

“這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蘇策微微一笑,拿起一旁的摺扇輕輕扇著,“首先,自然是削弱勳貴們的軍權,把兵權收歸中央,由陛下一人排程。給勳貴們高官厚祿,但別給兵權,以此削減他們在朝中的影響力;其次,要逐步削弱、收回勳貴們的封爵,讓他們後代的爵位依次遞減,嚴格把控封王、封爵的數量,慢慢收回封地,減少家丁數量。如此,幾十年後,他們便不足為患。”

其實歷朝歷代對藩王、封爵的管控都沒什麼特別好的辦法,唐朝初期也在摸索。當下陛下對皇族和勳貴較為寬容,只要他們不生異心,朝廷對他們多有優待。但這也帶來隱患,勳貴勢力漸漸膨脹,對朝堂產生影響。

李承乾雖不知未來會怎樣,但蘇策這番策論讓他眼前一亮。沉思許久,李承乾又開口問道:“可勳貴們交出軍權後,大唐的疆土由誰守衛?就算換其他將領,時間長了,不也會像這些勳貴一樣難以掌控?”

蘇策沒想到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能想得這麼長遠,滿意地點點頭:“你說得對,所以需要文官制衡、武將換任以及調防。”

李承乾一愣:“文官制衡我懂,可這換任和調防是何意?”

前世在論壇上逛了那麼久,可不是白逛的。蘇策自信地搖著摺扇,緩緩說道:“其實咱們大唐的府兵制隱患很大,你知道嗎?”

李承乾一臉疑惑:“戰時出征,平時務農,這不挺好的嗎?”

蘇策嘆了口氣,故作高深:“你眼光太侷限啦!”

“雖說自給自足是好事,可你想過沒,時間一長,這些兵到底是兵還是農?說不定最後都成了折衝都尉的私兵。”

“這……”李承乾愣住了。

“還有,如今大唐剛經歷戰亂,各地府兵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有戰鬥力。可十年、百年之後呢?長期缺乏訓練計程車兵,還能拿起刀槍、拉開弓箭,有勇氣與外敵殊死搏鬥嗎?”

“是啊……長期缺乏訓練,士兵還能打仗嗎?”蘇策的話像一記重錘,敲在李承乾心上,讓他不禁思索未來的嚴峻局面:“將來再有戰事,該怎麼辦呢?”

蘇策見李承乾認真思考,心中暗自點頭,看來這小子並非胸無大志。

他繼續說道:“所以,武將定期換任,能避免他們在一地紮根,形成自己的勢力。軍隊定期調防,既能讓士兵適應不同環境,保持戰鬥力,也能防止地方勢力坐大。同時,加強對軍隊的訓練管理,設立專門的軍事考核制度,激勵士兵提升自身能力。”

李承乾眼睛一亮,這些想法他從未聽過,卻又覺得十分有理:“大哥,您這一番話,真是讓小弟茅塞頓開。”

蘇策微微頷首,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靜靜聽著。

李承乾接著問道:“那對於勳貴子弟進入軍隊,大哥有何看法?如今不少勳貴子弟靠著家族蔭庇進入軍中,佔據高位,卻未必有真才實學。”

蘇策冷笑一聲:“勳貴子弟並非不能進軍隊,但不能僅憑出身就身居要職。得設立嚴格的選拔機制,不論出身,只看才能。讓那些有真本事的勳貴子弟進入軍隊,既能發揮他們的能力,也能堵住悠悠眾口。對於沒本事還想靠關係上位的,堅決杜絕。如此,軍隊才能保持戰鬥力,朝堂才能減少因勳貴勢力帶來的紛爭。”

李承乾聽得入神,不住點頭,心中對蘇策愈發欽佩。他感覺自己像是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看到了不一樣的治國治軍之道。

此時,他心中又冒出一個問題:“大哥,若按您所說,對勳貴和軍隊進行這般改革,朝堂之上怕是會有不少阻力,該如何應對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