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李承乾滿臉驚愕,目瞪口呆地望向蘇策,“可天剛破曉,便有人入宮傳信,稱我舅舅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啊!”
蘇策嘴角微微上揚,浮現出一抹洞悉一切的笑容:“這不過是你舅舅因見不著你,使出來的苦肉計罷了。”
李承乾起初確實被這突如其來的噩耗打得有些懵,可他生性聰慧,並非愚笨之人。聽蘇策這般言語,瞬間鎮定下來,暗自思忖一番,深感蘇策所言極是:“大哥,那我此刻該當如何?佯裝不知此事嗎?”
蘇策目光如炬,瞥他一眼,鄭重說道:“不論他是真病還是裝病,你都要去探望,要不然明天你父皇的桌上都是參你的摺子。那幫文官可不會放過這般機會,定會拿孝道大做文章,到時候你百口莫辯。”
李承乾無奈地嘆了口氣,情緒低落,蹲在地上,滿面愁容:“去了,父皇會起疑;不去,又要遭文官斥責。你說我舅舅他們這……”李承乾搖了搖頭,終究還是將“添亂”二字嚥下,畢竟背後議論長輩,有違君子之道。
蘇策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溫言安撫:“該去便去,而且去了未必沒有益處。”
“大哥,您這話是何意?我有些不太明白。”
“待會兒,你先去面見陛下,主動請命去探望長孫無忌。到了那兒之後,你便如此這般說……”
“嗯嗯,我懂了。”李承乾一邊聽,一邊點頭。雖說不完全明白蘇策為何讓他這般行事,但出於對蘇策的信任,他決定一一照辦。
“去吧。”
望著李承乾離去的背影,蘇策慢悠悠地朝著宮外走去。走著走著,他心裡犯起了嘀咕:“奇怪,太子出行,身邊怎麼不見一個侍從跟著?他這般身份,理應前呼後擁才是,今日竟如此反常。”
殊不知,宮中早有人將他的一舉一動盯得死死的。待蘇策離開皇宮後,他的所有行徑都被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李世民。
聽完程處默的彙報,李世民只是輕輕點了點頭,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並未將這些瑣事放在心上。
自程處默隨李世民從藍田歸來,李世民便留意到這個年輕人的果敢與忠誠,特命他擔任自己的貼身侍衛。
李世民用人,向來注重能力與忠心,程處默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以及對皇室的赤誠之心,讓李世民對他頗為賞識。對於李世民的心思,程處默向來謹言慎行,不敢隨意揣測,更不敢妄加議論。
李世民思考事情時,不喜歡身邊有人打擾。待程處默退下後,他緩緩放下手中的筆,輕輕靠在身後的軟墊上,揉了揉發疼的眉心,陷入了沉思。
“蘇策這小子,似乎與長樂相處得頗為融洽,不過這倒並非關鍵所在。若能為我所用,大唐日後定強勢無比;倘若不能,那絕對是大唐的心頭大患!絕不能讓大唐再出一個裴寂!”
李世民對蘇策一直抱著既欣賞又警惕的態度。這小子平日裡看似玩世不恭,然而從他的種種行為來看,又好似毫無野心,彷彿覺得在藍田安穩度日便心滿意足,全然沒有想進京謀取更高官職的想法。
可李世民歷經無數風雨,深知許多表面上毫無野心之人,實際上可能野心勃勃。蘇策,會不會也在偽裝呢?李世民一時之間,有些捉摸不透。
這種想用卻又不敢輕易任用的感覺,令他心中十分糾結,就如同面對一桌豐盛誘人的美食,卻因擔憂有毒而遲遲不敢下筷。
“再給他半年時間,明年務必將他調到京城來!”李世民暗暗下定了決心。
李世民深知蘇策這類人,心思深沉、手段高明。他覺得還是要早做打算的好,當下,他正好藉此時間,將蘇策留在身邊,從才學、膽識、應變能力等各方面對蘇策展開全面考察,看看他究竟有幾斤幾兩。
若蘇策心懷大唐,經得住考驗,將長樂許配給他又有何妨?可要是蘇策心懷不軌,李世民可不會心慈手軟,定會讓蘇策提前去“那邊”等著,等自己百年之後,再慢慢“收拾”他。
“陛下,太子求見。”
李世民回過神來,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李承乾前來,他並不意外,若不來反倒奇怪了。
“宣他進來。”李世民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
近日大唐諸事繁雜,李世民時常熬夜批閱奏摺,只覺精力漸衰,力不從心。他暗自思忖:“明日起,便讓承乾隨我一同處理政務,也好儘早歷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