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教朱棣屠龍,老朱人麻了

第4章 屠了他?這不好吧!

“不愧是大戶人家的公子,說話就是闊氣。”

“為了個倭國砸大筆錢財,韃子你還打不打了?”

朱棣稍加思索,頓時語塞愣住。

海戰最大的特點就是燒錢。

遠距離作戰,必須裝備將軍炮等火器,且火器射擊距離有限。

“先生拿我打趣,明知在下才疏學淺,還總繞著圈子說。”

“現在不能打就直說嘛!等咱以後有錢了再幹它!”

“你啊你,時間不等人。”

餘閒頓時坐直了。

等這位公子哥成長到能掌兵的程度,那當朝皇帝也將步入晚年,對外政策以懷柔至上。

按照《皇明祖訓》記載,倭國將被列為不徵之國,哪還有機會遠洋作戰?

“算了,不管是韃子,還是倭國,我有生之年都聽不見勝利的凱旋之聲。”

“小朱,你有這份心是好事,出去以後好好做人,可別忘了初衷。”

餘閒對這個涉世未深的少年人,已經指點到位了。

反正把世間的坑都說完,都不如年輕人親自走一遭。

等隔壁這黃口小兒出獄後,他受庇護的日子也就到頭了。

餘閒慨然赴死的語氣,在朱棣心中激起酸楚,一股保護欲油然而生。

先生眼界非凡,豈能爛在刑部大牢之中?

朱棣暗自篤定,又被餘閒的話帶回正題。

“韃子死光以後,大明還是要小心天氣之變。”

“水草豐美之地,是遊牧族民生活的最佳選擇,一旦氣候變旱,自會南下襲擊。”

“大明若想保持國運,除了要注意境內天氣,更要時刻留心境外。”

“這些,可不是危言聳聽。”

朱棣似懂非懂,很有信心的答道:“先生不必多言,像這樣的事情朝廷自會應對。”

聽著隔壁那聲如洪鐘的嗓音,餘閒忍不住問了一句:“朝廷如何應對?”

生怕對方思維簡單,餘閒又叮囑道:“多用腦子行事。”

朱棣重重點了點頭,嫻熟的揮了揮手。

“回去我就稟告父親,向陛下諫言,開壇佈道,以告慰上蒼,想必上蒼有好生之德,也能感受我等誠意。”

“所謂天氣,就是天道,天高興了,人間也皆大歡喜。”

餘閒一掌拍向腦門,聲音清脆可聞。

好傢伙,我就多餘問。

“搞半天還得看老天爺的心情,你會不會想得太簡單了?”

“供奉足夠的牛羊就能感動上蒼,那韃子何須南下攻打中原,把全草原的牛羊都殺光豈不更方便!”

朱棣當場無言,也意識到說了蠢話。

...

一旁。

朱家父子一左一右,詫異的張不開嘴。

此子,的確有點東西。

雖然老朱口上不信鬼神,但還是找道士推算國運。

想想唐宗宋祖,秦皇漢武,歷任佼佼者名垂青史又如何?

照樣歲月催人老,皇朝盛衰更迭,落得氣運散盡。

“國運”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老朱真信。

相比那些氣候溼潤、國土廣袤的盛朝。

大明的老底......本身就比前人的薄!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沒想到這條鹹魚還算有點腦子。”

“可老四未免太稚嫩了,這般輕易被唬住???”

“老大,剛才說那些可記清楚了?”

沒聽見回覆,朱元璋疑惑地扭過頭去。

只見,朱標單手停滯,就像冰雕凍在座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