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更是詭異,吳國境內氣溫驟降,驚現六月飛雪!
“距離我朝最近一次的冰雪期,乃是大宋。”
“僅《宋史》記載,宋朝建都後,國內雪災超過七十次。”
“各地民多凍死,京兆府周邊莊稼消亡還是小事。”
“靖康元年,大雪嚴寒籠罩中原,整整下了三個月的雪,四處能燒火的木材皆用光了,官府開放皇家花園,允許百姓砍伐。”
“試想想,官府該多無奈,不得出此下策......”
劉伯溫聲聲訴,腦子飛快運算。
“若是按照過去千年之規律,到咱們大明,確實該輪到第四次了!”
想到凜冬將至,在無情的老天爺眼裡,國祚初開的大明簡直就是襁褓中的“嬰兒”!
朱元璋微微失色,內心翻滾著驚濤駭浪,這些都被旁人看在眼裡。
李善長眉頭緊皺,幾乎怒吼。
“太可笑了,大殿之上豈容你怪力亂神!”
“拿著既定事實做文章,那誰都能當算命先生了!”
“那本官也說得!”
然後又對朱元璋道:“臣萬萬不敢將國運交予此等庸師手中。”
劉伯溫冷笑著反駁說:“但凡讀書人應當有所耳聞,氣候和一國存亡,素來分不開!”
“西周滅國!”
“三國之亂!”
“漢室國恥!”
“吾輩再機關算盡,也得看老天爺的臉色!”
“韓國公屢屢阻攔,是想看天下變成人間煉獄!”
李善長忍無可忍,整個人快跳起來:“劉基德......”
“都住口。”
朱元璋猛地起身,威風氣勢瞬間鎮住了臣子,眾人紛紛跪地。
“登基以來,咱也讀過不少書,可終究起步太晚,許多文獻來不及翻看。”
“餘閒說,還有風調雨順的溫暖期,且每每出現一次,便國泰民安,是否屬實?”
劉伯溫趕忙抬頭,回憶道:“臣都記得。”
“傳言三皇五帝始,天地如火爐,黃河對岸綠葉叢叢終年不散,那應該便是第一次。”
“第二次,應該是春秋戰國至秦漢。
七國合一,天下初成,北擊匈奴,漢室揚名,可以說是四海昇平啊。”
“第三次,便是大唐了。
初唐時,光是長安出產的時令鮮果,鮮甜程度與沿海一致,可見天公作美。
大唐國力更是歷代翹楚。”
“那最後一次,就是前元了。”
劉伯溫的眼睛藏不住落寞,語氣更像被人抽走了魂。
“老實說,不足二十的年輕人,把風水堪輿修煉至至深至純的地步!”
“微臣以為,非但不能不信,唯有重視方可破局!”
“否則,濟世棟樑等同錯付!”
“挽救大明龍脈國運的機會,覆水難收!!!”
朱元璋父子臉色各異,一張賽一張難看。
劉伯溫精通堪輿,他敢稱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在他最自信的領域上,竟然對餘閒往死了誇。
邪祟,太邪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