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面頰微紅,慚愧地垂下頭,低聲道:“不敢不敢!”
“大道至簡啊……是兒臣淺薄,未能參透餘先生話中真意。”
朱元璋擺了擺手,“你還小,不怪你。”
“但餘先生畢竟是足以比肩聖人的存在,這般言語被你淺薄認知,有機會定要與其致歉。”
朱標連忙拱手應是。
朱元璋重新坐回椅子,喝了口茶水,“你知道就好。”
“總之你用心一點兒,餘先生不是那種喜歡說無用廢話的人,他口中所教導的必然有其真意。”
朱標鄭重的點點頭,不解道,“父皇,兒臣有一事不明。”
“說。”
朱標面露疑惑之色,“餘先生明明身負如此大才,為何不廣招天下門徒?偏偏只在臨死的時候才展露才學,收了老四這一個弟子。”
“若是老四不陰差陽錯遇到餘先生的話,餘先生這般人物就要悄然泯滅在這詔獄之中了!”
“光是想想,兒臣就覺得一陣後怕。”
朱元璋其實也不太懂,“聖人的想法,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又如何瞭解呢。”
“或許餘先生也是在臨死的時候才悟出自己的道。”
“自古以來,先賢聖人們哪個不是經歷各種挫折磨難才走出自己的道呢。如此也能看出,為何餘先生臨死前才展露出這般大才。”
“說來慚愧,咱竟然也成為了人家路途上的磨難,竟成了話本中的壞人了。”
朱元璋神情感慨的看著餘閒的方向。
只希望餘先生能早日諒解,他也實在不知道應當做什麼才能順順利利的將餘先生給請出去了。
“父皇。”朱標忽然開口,打亂了朱元璋的思緒,“兒臣還是有一事不明,希望父皇為兒臣解惑。”
朱元璋看過去,“什麼?”
“兒臣並沒真切的感知到這知行合一的本質是什麼。”
聽到朱標的話,朱元璋沒有生氣,反倒是笑了。
敢問就行,朱元璋怕的就是孩子們不懂卻也不敢問。
“不懂沒關係。說實在的,咱懂的也並沒比你多多少。”
“咱們聊的這些內容也不過是上位者用來揣測人心制衡下方的,還遠遠觸及不到最深層次的奧義呢。”
朱標愣了愣,“父皇也不懂嗎?”
朱元璋無奈,“爹很欣慰在你心裡,咱竟是這麼高大的存在,但不懂就是不懂。”
“要是能領悟更深層次的,就如餘先生那般神通才智的,那咱還當什麼皇帝呀?直接當聖人去,把這皇位踢給你當得了。”
說到這兒,朱元璋忽然想起了之前的那個提議,“老大,要不你也進詔獄跟餘先生好好學學,你娘那頭咱先瞞著。”
朱標:“……”
這什麼餿主意呀這是!
而另一邊,朱棣在餘閒的啟發之下也已經進入到了頓悟狀態。
就像是處在一團亂麻之中,所有的線索智慧和靈光已經擺在明處。
但拿起一端卻又連帶著跟起來了無數的問號和疑惑,怎麼理也理不清楚。
在他對面,餘閒一口酒一口肉的好不享受,也毫不著急。
對於這種愣頭青,能進入這般頓悟的狀態已然是不錯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