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教朱棣屠龍,老朱人麻了

第334章 馬皇后對書生行禮?

餘閒無奈道:“當然不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將可以真刀真槍用拳腳比拼出來個第一名,但是文人比不出來。”

“因為文人所能掌控的文章和方向都是不一樣的,沒有人能高喊說自己永遠是文化最好的那一個。”

餘閒開口為他倆人解疑答惑,“朝廷看中的並非是狀元文采的第一,而是狀元的心性和他從秀才到狀元這一路上的經歷和韌性。”

“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些寶貴的韌效能夠讓他們把未來的一切做的更好,面對困難時所遇到的危險,他們也能更好的穩定心性來進行解決。”

“這麼說你們或許還有些不懂……”

“簡單來說就是隻有經歷過飢餓,經歷過災難的人才能更好的抵抗住天災。”

“他們不在乎今天的飯菜味道太差,也不在乎這米粥裡是否摻了沙子。”

“平凡時代顯現不出來這樣的人的厲害之處,可一但世道亂起來,越是經歷過困難的人,越是能更好的穩定下來,才有餘力幫其他人。”

餘閒給他們舉了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像是洪武帝。”

“洪武帝可以說是吃過苦受過罪的,恰恰是因為他過往那些極為困難的一切才造就瞭如今他的心緒。”

“並非說他應該感謝那些苦難,而是說那些苦難確確實實塑造了他這個人的靈魂。”

“而無論是嬌寵長大一帆風順還是歷經苦難,各自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但是要說心性的堅韌還是應當靠那些吃過苦受過罪的。”

停頓了一下,餘閒繼續道:“但我並不是說一帆風順就是應該被抨擊的。”

“在和平年代,更有少年氣、更加傲氣的人才能塑造出太平盛世的盛景。”

朱標察覺到了問題的矛盾之處,“所以先生,兩者之間哪一種才應當是更好的?”

餘閒沉默片刻,因為有時候講課的時候擔心左右都太過極端。

所以餘閒並不會直接將其中一種內容抨擊到底,也不會太過於誇讚另一種。

這就導致若是沒有悟性的,就會很容易陷入左右矛盾的環境當中。

“兩者沒有什麼最好的,只有合適不合適。”

“就像是和平年代的時候被完全嬌養長大,順風順水的子弟自然是更容易建立自信心,做事也更加敢想敢幹。”

“但是不能遇到超過他們閾值的難事,否則的話,他們的自信心將會一敗塗地,並且再難重建。”

“而經歷過太多困苦者,他們的內心更加的內斂,會很容易被自信心過剩的人所散發出來的光芒傷到。”

“但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也能更快的撿起自己散落的自信並重新拼裝好。”

朱標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餘閒重新將話題扯回來,“兩種性格的議論暫且不表,我們先說一說慫這個關鍵字。”

“你們告訴我,以你們對洪武帝淺顯的理解和看法,他是個慫人嗎?”

話音剛落,朱標和朱棣就毫不猶豫的搖了搖頭,“不是!”

當然不是了!

如果洪武帝是慫人的話,那這世間恐怕就沒有什麼勇武的人了。

以乞丐這般的身份一步步走向天下之主的位置,這還能叫慫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