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東明這一覺睡得昏天黑地,再睜眼時,日頭已經偏西,昏黃的光線透過窗欞斜斜地打在土炕上。
骨頭縫裡都透著痠軟,但腦子卻異常清醒。
一個念頭如同燒紅的烙鐵,灼得他無法再躺下去——倉庫裡的那些殘骸!
他翻身下炕,動作牽扯著疲憊的肌肉,有些僵硬。
沒驚動任何人,他披上那件洗得發白、沾滿油汙的舊軍裝,腳步沉穩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徑直走向兵工廠深處那座巨大的、專門用來堆放“廢料”的倉庫。
推開沉重的木門,一股濃烈的鐵鏽味、機油揮發後的怪味和灰塵的氣息撲面而來。
倉庫內部光線昏暗,只有高處幾扇小氣窗透進幾束光柱,照亮了空氣中浮動的塵埃。
巨大的空間裡,堆疊著各種扭曲變形的金屬骨架、撕裂的蒙皮、斷裂的機翼、燒焦的發動機殘骸……像一頭頭被支解後隨意丟棄的鋼鐵巨獸的屍骸。
這就是小鬼子空襲兵工廠留下的“遺產”。
幾架九七式重爆被防空火力撕碎後,本著“一顆螺絲釘都不能浪費”的原則,被工人們用盡辦法拖了回來。
如今它們七零八落地堆在這裡,在昏暗的光線下,更顯得破敗不堪,與廢鐵堆無異。
方東明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他銳利的目光掃過這片鋼鐵墳場,系統冰冷的提示音彷彿又在顱腔內迴響:
【九七式重爆轟炸機修復機會1次!附贈100公斤航空炸彈20枚!】
修復?瞬間就能完成!
他幾乎能想象到那架龐大的銀灰色轟炸機完好無損地矗立在這裡,充滿力量感的流線型機身,巨大的螺旋槳,黑洞洞的彈艙……這將是懸在鬼子頭上真正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轟炸兵站、鐵路樞紐、物資倉庫……其戰略價值,遠非幾門山炮可比!
但狂熱的念頭剛剛升起,就被冰冷的現實死死壓住。
怎麼解釋?!
一架翼展近二十米、重達數噸的龐然大物,憑空出現在這守衛森嚴、眾目睽睽的兵工廠倉庫裡?
而且是從一堆公認的、摔得稀巴爛的廢鐵中“變”出來的?
更別提那二十枚沉甸甸的一百公斤航彈了!
方東明下意識地摩挲著下巴,指尖傳來粗糙的胡茬感。
他繞著幾塊相對完整的殘骸踱步,昏暗的光線在他臉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陰影。
“直接變出來是找死……”他低聲自語,聲音在空曠的倉庫裡帶著迴音。
需要一個過程,一個能糊弄過去的、看似合情合理的“修復”過程!
他停下腳步,蹲在一塊巨大的、佈滿凹痕和裂紋的機翼主樑殘骸旁,手指拂過冰冷的金屬。
觸感粗糙,帶著深深的傷痕。
“技術突破?”方東明皺緊眉頭。
兵工廠目前的維修能力,僅限於槍械、火炮和小型機械。修復一架結構複雜、工藝精密的轟炸機?
這步子邁得太大,別說其他人,他自己都覺得扯淡。
沒有圖紙,沒有專用工具,沒有大型機床,甚至沒有懂航空維修的工人……這藉口太虛,經不起推敲。
“秘密研究小組?”他隨即又搖頭。
兵工廠就這麼大點地方,人員調動、物資消耗根本瞞不住。
憑空多出一個研究飛機的“秘密小組”,簡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他的目光掃過倉庫角落裡堆放的、從其他修復專案中替換下來的廢舊零件,有些是炮上的,有些是機床上的,鏽跡斑斑,形態各異。
一個念頭如同電光火石般閃過腦海。
“廢物利用”和“瞎貓碰上死耗子”!
方東明的眼睛微微眯起,一絲精光閃過。
核心思路是:不是“修好”了一架,而是“拼湊”出了一架勉強能飛的!
他站起身,開始在巨大的倉庫裡更加有目的地走動,目光銳利地掃過每一塊殘骸,心中快速盤算:
拼湊飛機肯定需要載體。他需要選定一架相對“完整度”最高的殘骸作為主體。
目光很快鎖定在一堆殘骸中,那裡似乎有半截相對完好的機身框架和一臺看起來損傷不算最離譜的發動機主體。
就是它了!這將成為“拼湊”的核心骨架。
而拼湊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須製造一個漫長的、艱難的、甚至有些混亂的過程。
第一步先整理歸類。調一小組絕對可靠、嘴巴嚴實的老工人進來,名義是“整理廢料,看看能不能拆點有用的零件”。
把倉庫裡所有九七重爆的殘骸,不管有用沒用,都翻出來,分門別類堆好。
這本身就是一個大工程,耗時耗力,動靜不小,合情合理。
然後開始第二步進行大膽嘗試。
在整理過程中,意外發現那半截機身和那臺發動機“似乎還有搶救的價值”。
然後突發奇想決定試著拼湊拼湊看。這個過程要顯得笨拙、外行、充滿不確定性。
今天敲敲打打試圖校正一根變形的龍骨,明天又發現某個關鍵連線件沒有,得滿倉庫甚至去其他廢料堆淘換……
對了,……這個過程要足夠長,足夠折騰,足夠讓人搖頭覺得方廠長又在異想天開才行。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在折騰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把所有人的耐心和好奇心都磨得差不多了。
甚至內部都開始有人嘀咕“這玩意兒能飛起來才見鬼了”的時候,動用系統的修復機會!
當然,還得選一個月黑風高或者雷雨交加的夜晚,然後再獨自進入倉庫,進行修復。
最後,既然是拼湊而成的,那自然得有證據。那麼可以選擇立刻人為製造一些補丁。
用倉庫裡其他飛機殘骸上相對完好的蒙皮,或者乾脆用厚帆布、鐵皮,粗糙地鉚接或焊接到機身、機翼的某些非關鍵位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