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我能看見情報價值

第95章 探查

次日,宋應閣偽裝一番後,找到了先前聯絡過的掮客。

從其提供房源中,精心挑選了一處位於烏衣巷的小院,用假身份租了下來。

這處小院一出後門,往北便是秦淮河。

過了河,就是夫子廟。

若有遭一日,宋應閣身份暴露。

往小院一躲,即便被包圍了,憑其的水性,亦可跳入秦淮河逃生。

再不濟,往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的夫子廟一鑽,根本無跡可尋。

這一座安全屋,宋應閣不打算告訴任何人,哪怕是老趙、許鍾。

隨後,宋應閣去布衣幫找到了劉傳書。

劉傳書的能力很強,短短兩日,已經吞下了布衣幫。

原來的幫眾,在其安撫下,並未流失。

“槍械的事,辦的如何了?”

其實劉傳書能安然無恙,就說明並未橫生波折,但宋應閣放心不下,還是問了一嘴。

“放心吧大哥,很順利。

東西已經交給那邊的人了。”

劉傳書頂著黑眼圈,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樣。

這幾日他確實辛苦了。

宋應閣關心了幾句後,又交給劉傳書一個活。

“你去秦淮河、夫子廟一帶,租個十來間小院。”

“對小院有什麼要求?”劉傳書不問原因,只想著執行。

“最好選在在八街九陌之地,易守難攻之處。

並且,每租下間院子,便需以裝修之名,在院子裡挖上一條地道。

一條地道至少得有三個出口。”

先前無錢無人,宋應閣有心無力。

如今羽翼漸豐,他得為那場浩劫做些準備了。

“這麼一來,動靜恐怕會很大。”劉傳書擔憂道。

“此事不可明目張膽去做。

但亦不必怕被人發現。”

這些事,想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只能偷偷施工。

但時不我待,宋應閣沒打算藏著掖著。

不用等戴笠過問,他就會主動說出。

甚至,他還想挖上幾條能出城的地道,以備不時之需。

“如此一來,別說十間,即便是二十間,亦不在話下。

碼頭上苦力若是不夠,還有城外的棚戶區。

那裡苦力更是大把。

而且工價更低。”

劉傳書信誓旦旦道。

宋應閣聞言,心中有些不快。

有些人把他們當成牛馬。

可有些人卻高呼萬歲。

“工錢按正常的給。

三餐必須保質保量。

不可剋扣。”

“大哥你放心,我也是窮苦出身。

那種缺德事,我可做不出來。”

宋應閣點了點頭,道:

“十間院子只是開始,這項工作,要一直做下去。

一直到五十間,一百間。

不要怕花錢,錢不夠了便同我講。”

“錢的事情,大哥不用擔心。

如今布衣幫已吞下,大槍幫也即將拿下。

這兩家幫派,每月獲利頗豐。

做此事綽綽有餘。”

隨後,宋應閣又向劉傳書交代一些細節,便回了曹都巷。

“組長,處長半小時前曾來電尋你。”古強看到宋應閣後,出聲提醒道。

宋應閣點了點頭,到了戴笠辦公室。

“科長。”宋應閣敬禮道。

“來了。”戴笠正在批閱檔案,抬頭看了一眼,“坐下等會。”

“是。”

宋應閣並未坐下,而是筆直地站在一側,耐心等候。

不多時,戴笠合上檔案,站起身,走到茶桌旁坐下,道:

“製毒工坊那邊,馬上就能投入生產了。

你覺得應該由誰負責?”

“卑職對工坊運營一事,一概不知。

此事全憑科長定奪。”

宋應閣並不想和“毒”這個字沾邊。

但事違人願。

“不會便去學。

此事甚是機密。

知情者越少越好。

這工坊便交予你打理,如何?”

戴笠認為這是個肥差,所以特意留給了宋應閣。

“科長,情報四組的事已讓卑職忙得焦頭爛額。

若再兼顧此事,只怕心有餘而力不足。

萬一因此誤了您的大事,卑職恐寢食難安。”宋應閣婉拒。

戴笠聽出了宋應閣的推辭之意,沉吟片刻,道:“也罷。既然如此,我便另尋他人好了。”

“謝科長諒解。”

“方晴那邊,審問的如何了?”

“她與川島芳子是單線聯絡。

除了密碼本,並無太大價值。”

“既然如此,你待會負責將人押送至周將軍家中。

周添武這兩日,可沒少催我。”

這是戴笠在提攜宋應閣,想讓其在周添武面前露露臉。

戴笠說完話後,揉了揉眉心,略顯疲憊。

“科長還請多保重身體。”宋應閣關心道。

“無礙。

只是有些許乏累罷了。

這兩日,蔣校長一直催促我。

讓我上交有關西北紅黨的情報。

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戴笠嘆氣道。

“科長,何須煩憂,派遣些人潛伏進紅黨根據地便是。”宋應閣出謀劃策道。

戴笠搖了搖頭,沒有接話。

他何嘗沒有派遣過特務潛伏進去、

只是經過萬睦一事後,他安插在西北的兩顆釘子,皆被拔除。

即便立刻派遣特務潛伏,短時間內,也難有成效。

宋應閣見戴笠沒有說話,也不好追問,生怕引起懷疑。

“科長,卑職有一事想向您彙報。”

“且說。”

“卑職計劃在金陵城尋些大院或民居,挖些地道,以備不時之需。”

戴笠怔了一下,立刻聽出宋應閣的言外之意,嚴肅道:“你是何意?”

“中日必有一戰。

這場戰場發展到什麼地步,無人可預料。

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卑職只是未雨綢繆罷了。”

宋應閣說的模稜兩可。

特務處主管對日情報收集。

對於中日之間的實力差距,戴笠心知肚明。

這個時期,中日之間必有一戰已漸漸成為金陵政府高層的共識。

悲觀者亦不在少數。

戴笠思忖片刻,道:

“交一份計劃書上來。

經費去找徐仁季批。”

“科長,此計劃所需經費,怕是有些多。”宋應閣小心翼翼道。

“徐仁季批多少,我可管不上。

就看你小子能從他那隻鐵公雞手上摳多少了。”

戴笠耍起了無賴。

特務處的經費一直都很緊張。

這也是戴笠插手走私生意的原因之一。

宋應閣本打算這筆錢由自己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