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段素興索性令歌者傍花,舞者傍草。
仁宗慶曆四年,也就是大理天明元年,大家夥兒終於受不了這貨了,於是相國高氏廢掉了日益荒淫的段素興,擁立段思平玄孫段思廉為帝。
坦白說,比起中原那幫突破下限的昏君們,段素興這波也就是個南唐後主的層次罷了。
孝德皇帝段思廉在位三十一年,卻無力壓制大理版董卓,反而由於楊允賢叛亂,不得不重用高智升,最終導致大理皇室權利進一步被削弱。
俗話說得好,逃避解決不了問題,但可以逃避問題。
段思廉發動了老段家的傳統藝能,轉職為聖僧,禪位於其子段廉義,這讓老高家再次抓住了機會,高智升幾乎攫取了大理國全部權柄。
按照中原王朝的套路,這時候老高家已經能夠行司馬家之事,或者直接抄隔壁老趙家的黃袍加身戲碼。
然後抽象的一幕發生了,先前提到,嘉祐八年楊允賢叛亂被高智升鎮壓,楊允賢雖敗,但是楊氏實力仍存。
於是在四年後,其子楊義貞再度發動政變,成功幹掉了皇帝段廉義,並自行稱帝,改元德安,號廣安皇帝。
高智升這會兒估計關著門生怕自己笑得太大聲...
按照中原王朝的套路,這時候老高家應該舉起為陛下報仇的旗幟,集結大軍滅掉楊義貞,再隨便找個段氏子孫,演一波三辭三讓,在‘迫不得已’接過重任,這事兒也就成了。
可老高家也沒想到,段壽輝也有騷操作。
段壽輝封高智升為布燮(國相),高升泰為鄯闡侯以做酬謝。
這時高家權傾朝野,段壽輝終日擔心會遭高家的暗算,以致心神恍惚、忐忑不安。
也就在這一年,日月交晦,星辰晝見。
段壽輝認為此乃天變,當即觸發老段家的傳統藝能,次年便轉職為聖僧,禪位於其堂弟段正明......
誒,只要我禪得夠快,你們老高家就休想讓我配合演三辭三讓。
老高家人麻了,你這是什麼歪招?
趕緊翻一翻參考答案中原史書,結果發現這波操作,在史書上也是頭一遭。
至於宋徽宗後來的操作有沒有學段壽輝,就不得而知了。
五年以後,專權的高升泰一波操作,廢段正明,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中國,年號上治。
三年後,高升泰病逝。
由於大理諸部的反對,高升泰臨終囑咐其子高泰明還政段氏。
於是,高泰明擁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為大理皇帝。
由於段氏皇位傳承中間被砍斷過,所以從段正淳起,後來的大理國史被稱為後理國。
後理國人很有禮貌,每每與人交談都會說一聲‘謝謝’,故而人稱‘後理謝’。
段正淳雖然是大理國的皇帝,接受高氏歸還的政權,然而高氏在朝廷仍有很大的勢力,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門,世稱高國主。
大觀二年,段正淳讓位給其子段和譽,出家為僧。
十一歲的段和譽自此擔起了大理段氏的重擔,時至今日已經二十二年。
段和譽與高氏的關係比之一眾前輩要略顯親厚些,因為他的母親便是高升泰的胞妹高升潔。
高升潔是國中才女,幼學於本慧國師,奇門之術尤為精通。
在高升泰的撮合下,嫁予段正淳。
《段氏傳燈錄》中記載,段正淳曾作贊妻之文,言:“國有巾幗,家有嬌妻。夫不如妻,亦大好事。妻叫東走莫朝西,朝東甜言蜜語,朝西比武賽詩。丈夫天生不才,難與紅妝嬌妻比高低。”
由此可見,無論是《天龍八部》還是正經史書,段正淳皆是性情中人,其真情流露,從不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