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接著說道:“先前,應是蕭壯士在寺外觀望吧?那時,蠻兵已逼近天王殿,我已做好了殺敵的準備。但奇妙的是,感受到蕭壯士的目光後,心中竟莫名安定許多。”
蕭峰聽聞此言,心中升起一股別樣的情緒,他不禁抬頭看向莊嚴寶相的佛祖,想起了恩師玄苦大師曾經念過的經文:
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非如來,是名如來。
因此,世間萬物皆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
萬事相互依存,亦相互影響。
“蕭壯士?”
段和譽見蕭峰沉默不語盯著佛祖,不禁開口詢問道:“怎麼了?”
蕭峰迴過神來,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搖了搖頭道:“無礙,只是心中所想,豁然開朗罷了。”
段和譽見此,也不多問,轉而與蕭峰談起了拳腳功夫:“蕭壯士一身武藝,著實令我大開眼界啊!卻不知蕭壯士師承何處?”
“哈哈...陛下過獎,我這一身功夫,得多位名師教導......”
二人越聊越投機,從拳腳功夫談到刀槍劍戟,再到斧鉞鉤叉,無所不包。
而一旁的黑旋風李逵,卻聽得昏昏欲睡,只覺得沒意思。
隨著二人交談愈發深入,段和譽自然而然地將話題引向了練兵以及領兵作戰的領域。
卻不想蕭峰依然侃侃而談,遙想當年,他在遼國曾身居南院大王之位,對遼國的軍事制度自是瞭如指掌。
再加上幽魂時期,又有幸旁聽大明首輔的高談闊論,領略其領兵治軍的精妙之道。
可謂要理論有理論,要實戰有實戰。
段和譽聽得激動,便問道:“敢問蕭壯士,這兵家根基當從何處立起?”
蕭峰迴想著大明首輔的話,結合自己的經歷,緩緩道:“兵者,活人兇器!若說根基,以我之見,首在選兵!”
“須得挑那田埂間吃慣苦的夯漢,或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老兵油子。前者筋骨似老樹盤根,後者眼毒如夜梟覓食。皆是一等一的好兵源,比之市井潑皮要強上百倍。”
段和譽點了點頭,接著詢問道:“首在選兵,次在何處?”
“次在練兵!”蕭峰微笑著說道:“操練兵馬,須鐵面無私。想當年孫武子吳宮演陣,三令五申後尚斬了吳王愛姬,之後八百宮女哪個敢再嬌聲軟語?”
兩人聊得正起勁,高明順快步走了進來,躬身行禮後,朗聲道:“啟稟陛下,羽儀軍探子回報,禮樂爽黃珣領一千羽儀軍、五千羅苴子軍前來剿匪,路遇蠻兵部隊,殺敵五百餘眾。”
段和譽聞此捷報,目光轉向蕭峰,面上洋溢著喜悅之色,笑道:“哈哈,黃卿領兵歸來,此番難關,我等總算是挺過來了!”
蕭峰微微頷首,神色平和的說道:“陛下宅心仁厚,自有蒼天護佑,此番化險為夷乃天意也。”
段和譽情真意切,緊握蕭峰的手,誠懇說道:“蕭壯士,無論如何,且隨我返回王城,你我今夜定要秉燭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