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
百越的服飾。
大多為紅色。
百越官員更是大紅衣袍。
給人一種很刺眼的感覺。
“韓大人,您的事情,天已經都和我們說了,只不過現在,這批人還不能第一時間坐船回百越,可能稍微再等上一段時間。”
百越官員也是第一次見韓信,他沒想到領著上萬人的隊伍,橫跨上千裡的人居然是一個少年人,這讓他對韓信更加看重了。
“等?”
少年韓信不瞭解為什麼要等。
難不成要等到貿易結束之後?
“韓大人,是這樣的,七國用來貿易的錢財,大多不是金銀,而是牛羊馬這些牲畜,牛羊暫且不提,那些戰馬要第一時間運回國。”
“至於這些農家子弟和流民,倒也不必著急回國,可以先幫忙卸貨,或者幫忙運輸,對了,忘了說,韓大人,這不是無償的徭役。”
不等少年韓信開口。
身穿大紅衣袍的百越官員,伸手指了指前方琅琊港口那足有數萬人的碼頭工人,表示農家子弟和韓國流民可以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常年聆聽天的教誨,身穿大紅衣袍的百越官員很明白什麼叫做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道理,這一支萬人隊伍沒必要待在原地不知道做什麼。
人確實容易在陌生的環境裡面感覺到緊張。
但一旦忙起來後這種緊張感就會很快消失。
“不是徭役,也就是說,我們會支付這些黔首錢財嗎?”
少年韓信若有所思,已經把自己當成了百越的一份子。
“是的,韓大人,每日結算,等到日落之際,我們就會發放工錢,同時開放三白一茶,以及此行所有貨物,讓他們能拿著工錢買到實實在在的東西。”
百越官員滔滔不絕的講述著,也就是距離日落時還早,不然他真的想讓少年韓信看看,數十萬人的大集市,夜晚燈火不息的琅琊到底是多麼的熱鬧。
確實。
碼頭工人只有數萬人,但背靠這些碼頭工人的一大家子,可遠遠不止幾萬人。
再加上琅琊本地,還有很多王公權貴,以及七國商人隊伍,也有數萬人之多。
雜七雜八加起來。
數十萬人便有了。
所以每當夜晚降臨。
才是琅琊繁榮之際。
燈不滅。
酒不停。
一眼望去。
燈紅酒綠。
甚至有點類似後世的夜上海。
入夜之後的琅琊才是真琅琊。
“如果是這樣的話,倒也可以,畢竟他們想要在百越落足生根也需要一點錢財。”
少年韓信肯定的點了點頭,有錢入賬,這些韓國流民到了百越也不算一無所有。
.......
與此同時。
天駕馭著青鸞,帶著王太后趙姬,華陽太后,夏太后,以及一部分秦國宗室,來到了琅琊一處高貴,奢華,卻又不失典雅的山莊之中。
這是周遊海外的第一站,琅琊站,對於趙姬這個常年生活在北方邊境的趙女也好,還是華陽太后和夏太后這兩位出生於楚地的人也罷。
她們從未見過大海,也未曾見過大船,更加沒有見過琅琊港口人山人海之中透露出的繁花似錦,她們只能在有限的圈子裡面活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