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朕不是天下共主

第64章 物華天寶,謂之寶船!

但最起碼。

如今琅琊大部分的人,無論是底層黔首,還是王公貴族,都會說兩句通用語,同時看得懂一些簡體字。

雖然天也很清楚這一切都是因為利益使然,可天現在還沒資格學秦始皇嬴政,強行去統一文字和語言。

........

繁華熱鬧的街道上。

一對男女並肩而行。

“小先生,這裡的黔首,說的是你創造出來的通用語?”

戴著半遮式面紗的趙姬,雖然看不清楚她具體的容貌,但整個人透著一股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那雙眼睛如黑夜一般深邃動人。

此時的她,沒有穿那身顯目的大紅長袍,一身簡單素雅的長衣,依舊掩蓋不住她天生麗質的美貌,以及那長時間養尊處優的氣質。

“無論是簡體字,還是通用語,都不是我創造出來的,我只是把未來有可能的事情提前做了而已。”

天前世最討厭學外語,這輩子他有能力改變一些東西的時候,自然不可能苦哈哈的去學七國文字。

說通用語。

寫簡體字。

二者皆是天一直以來的堅持。

事實證明他的堅持沒有白費。

雖然簡體字還是很難普及,畢竟這個年頭讀書寫字本就不容易,但通用語已經在百越徹底普及,其影響力覆蓋到了齊國琅琊和東南亞部分土著部落。

如果說齊國琅琊這邊是因為巨大的經濟利益,齊國君王百官這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東南亞那些被百越半殖民的土著部落則是歡天喜地的接受。

這不奇怪。

東南亞那些什麼文化傳承都沒有的土著,不說非常渴望被殖民,但也是也希望有人帶著一群混,以至於後來被印度那邊傳播而來的佛教文化寄生了。

如今東南亞這些原始的土著,暫時還沒有被印度佛教文化寄生,自然對隔壁百越這個天朝上國,順著海上大船傳播而來的通用語和簡體字奉為圭臬。

很多事情。

其實都是先入為主。

後來者很難再成功。

至於天為什麼非要去半殖民東南亞這些土著部落。

當然不是因為這裡有全球最大金礦和第二大銅礦。

百越境內有紫金山金銅礦和德興銅礦,前者是華夏境內最大單體金銅礦,後者是亞洲最大露天銅礦,暫時沒必要千里迢迢去東南亞開採金銀銅。

一方面是運輸力不太夠,一方面是人也不太夠,百越現在就那麼點人口,強行折騰很可能原地暴斃,穩住現在的基本盤再一點點發育就可以了。

所以天現在很需要會種田的人。

儘快扭轉百越如今的人口模式。

雖然南方擁有充沛的自然資源,足夠百越目前的人口遊牧打獵,但想要大幅度增長人口還是得靠種地才行,人都是地裡面種出來的。

君不見,草原部落也好,遊獵部落也罷,百萬人口已經很多了,可想要再往上繼續增長人口就非常困難了,屬於碰到了人口天花板。

可種地就不同了。

隨隨便便就上億。

雖然種地一直有土地兼併的問題。

但人口太少做什麼事情都有問題。

所以天除了看重法家。

同時也非常看重農家。

“未來有可能的事情?”

趙姬有些不明白天到底為什麼這麼說。

難不成有朝一日所有人都會說通用語?

這不可能,也不現實。

幾百年了,紛爭不休。

從春秋到戰國,文字和語言一直是非常混亂的,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

雖然天非常取巧的把自己創造的文字和語言說成簡體字和通用語,但依舊不現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