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明.....
姬無夜當年確實意氣風華。
最起碼不是表面那麼廢物。
可惜的是。
面對秦國的白起,趙國的李牧........等等七國名將,姬無夜除了敗還是敗,當年的八千破十萬好似是一場夢,是一場不切實際的夢。
心氣沒了,就什麼都沒了,姬無夜這個韓國百年最強之將,也漸漸變成了一個笑話,就像紙上談兵的趙括,直接被釘上了恥辱柱。
只不過區別在於趙括死了。
而大將軍姬無夜還沒有死。
乃至於最後姬無夜自己都自甘墮落了。
每日就知道留戀自己打造而出的雀閣。
“只可惜,這些年來,姬無夜日漸墮落,身上沒了將軍的沙場豪氣,身上只剩下了俗人的酒色財氣,愧對了當年那些支援他成為大將軍的人!”
張良說到這裡,忍不住輕輕一嘆,韓國也不是一天弱小成今日這副模樣的,如果不是姬無夜總是在打敗仗,韓國也不至於一直對外割地讓土。
如今的韓國。
只剩下了那位女侯爵建立的白甲軍,對外還能有一戰之力,新鄭這些臨時集聚而來計程車卒,都是吃了不知道多少次敗仗的散兵遊勇。
別說是三萬,哪怕十萬都擋不住能和楚國三大軍團正面廝殺的九黎狼騎,而且想想也知道,橫跨上千裡的鐵騎豈是一般人能阻擋的。
“秦國的白起死了,但是王翦還在。”
“李牧去了北邊,項氏一族不好惹。”
“魏國自身難保,連信陵君都能被刺殺,當今這世道真的是越來越混亂了!”
張開地並非無能之輩,而是如今韓國的情況,面對的困境,根本沒法解決。
對外仗打不贏。
什麼都做不了。
再加上韓國本就身處中原腹地中心。
無論想做什麼都被七國王室注視著。
“此局無解,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也上註定得不到,如今我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只可惜,我韓國無一人能挑得起大梁,終是沒有白起,王翦,李牧,廉頗那樣的絕世名將。”
張平作為張良的父親,可能成就不如後來的謀聖,大漢開國功臣張良來得高,但他也看得出來韓國的困境,最大問題就是對外根本就打不贏。
打不贏是一切的問題,贏了什麼都不是問題,輸了什麼都是問題,若是姬無夜真撐得起韓國百年最強之將,又豈會直到現在一個爵位都沒有。
“窮則思變,弱則求變,如今孫兒認為,等到九公子學成歸來後.......”
張良看到自己父親和祖父如此頹廢,沒忍住說出來藏在心裡的話。
只是還不等他說完。
張開地便直接打斷。
“他入的是儒家,學的卻是法家,只是如今的韓國,沒有變法的土壤,韓國不是百越,做不了一言堂,且七國也不會看到韓國強大起來。”
“如今七國要的就是韓國的弱小,只要韓國足夠弱,處於中原腹地的韓國,才對他們沒有威脅,甚至隨時都可以找藉口讓我們割讓土地。”
不同於後世的大一統王朝,戰國時代更類似於後世,戰國七雄就等同於五常。
韓國作為衰弱的戰國七雄,哪怕是最為親近的魏國,都不想看到韓國強起來。
只有弱小的韓國。
才符合七國利益。
“祖父,父親,難道我們真的就沒有一點辦法嗎?”
張良這個時候還不足夠成熟,也不是未來的謀聖。
熱血上頭的他。
時常幻想救國。
可無論他怎麼絞盡腦汁也好。
都改變不了韓國目前的局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