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秦始皇可不止扶蘇一個長公子,也不止胡亥這個十八子,就算李斯看不上扶蘇這個長公子,難不成秦始皇那麼多兒子裡面就沒有一個比得上胡亥的嗎?
看人都不行,做事又如何能行,天甚至懷疑李斯這個丞相水分很大,就像隔壁韓國百年最強之將,韓國唯一大將軍的姬無夜,單純就是名聲響亮而已。
畢竟秦始皇嬴政醉心政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李斯這個丞相到底起了多少作用還真的不好說。
說不定就是秦始皇嬴政一個人,扛起了絕大部分國家大事,李斯就是在一邊幫幫忙,最後靠著荀子徒弟身份混了一個丞相。
最關鍵的是,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車同軌這些大事,都是李斯上奏,可最後這些功勞全部都落到了秦始皇嬴政的身上。
秦始皇嬴政不是一個會搶臣子功勞的君王。
這些大事到底是誰真正完成的真不好說了。
總之。
天對於李斯個人能力是存疑的,根本比不上自己請回來的蕭何。
就像是有諸葛丞相這張SSR了,誰又看得上司馬懿這個老賊呢?
什麼李斯。
天真不熟。
“天,莫非你不認可我師弟李斯主張的法學理論?”
韓非雖然不是很擅長察言觀色,但他也不是完全不會看人臉色,從天簡短的話語裡面,很明顯就對李斯這個沒有任何興趣。
這不符合天的性格,畢竟天一直以來對外的形象就是求賢若渴,就差跑到稷下學宮綁人了,搞得自己老師荀子看到天就煩。
動不動就是哭慘哭窮。
動不動就是伸手要人。
開口就是百越那邊不是蠻荒之地,百越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一部分。
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儒家有著教化天下的義務,不能落下百越那邊。
是的。
雖然荀子是趙國人,卻生活在齊國稷下學宮,擔任祭酒,還是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
雖然荀子教出了兩位著名的法家弟子,韓非和李斯,但他本人卻是儒家的儒家後聖。
至聖孔子。
亞聖孟子。
後聖荀子。
作為儒家三聖之一的荀子。
最討厭的人就是百越的天。
稷下學宮是七國的天下培養人才。
而不是隻是給百越那邊輸送人才。
最讓荀子生氣的是。
天動不動就用金銀和官位這種東西勾引他的學生。
稷下學宮法家學派的學生都快被天一個人掏空了。
作為諸子百家學說之地。
稷下學宮地位非常超然。
諸子百家誰要是入不了稷下學宮。
都不好意思稱呼自己是諸子百家。
可自從出了天這個意外。
稷下學宮的味道就變了。
反正稷下學宮的學子們從未感覺過如此求賢若渴的君王。
恨不得把他們整個稷下學宮所有人全部拉到百越那邊去。
雖然都說百越是蠻荒之地,但百越那些大船不是擺設。
雖然都說百越皆毒蟲瘴氣,但三白一茶就出自於百越。
最最重要的就是。
天是真的非常捨得給錢,給官位,搞得稷下學宮這些學子們都沒心思繼續求學了。
畢竟大多數人求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金銀和官位這種俗物,往上攀爬的機會。
“我也不是不認可李斯的法學理論,我只是更加的認可韓非你這個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