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都是我的!

第16章 急報,大景朝

大景朝京城的清晨,在破曉的微光中甦醒,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絢麗畫卷。

朱雀大街上,青石板路被灑下的晨曦染上一層金黃。

城門口,商旅的車隊絡繹不絕。

馱著貨物的驢子、馬匹,緩緩走進京城,守衛軍查驗貨物,放行的吆喝聲與牲畜的嘶鳴聲交織在一起。

這時,遠處忽有一隊人馬風馳電掣般衝來而來,馬蹄聲清脆如鈴,捲起陣陣塵土,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正在和一商販扯皮的守衛軍看到這一幕,當即面色一冷,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揣測,估計又是哪家權貴家的紈絝子弟,在城外瘋玩了一夜,此刻急著趕回京城。

剛想帶人將這隊人攔下,便是聽見那為首的策馬之人大喊:“邊關急報!八百里加急!攔路者死!”

聲音如洪鐘般響亮,在城門口迴盪開來。

那守衛頭子定睛一看,來人一身士兵打扮模樣,面色疲倦,背上有一特製的竹筒,竹筒上綁有明黃色旗幟,腰間還掛著塊金牌。

守衛頭子不敢大意,趕忙叫人大開城門,還將攔著路的商販給攔下,怒聲呵斥道:“你們是哪家的,這麼不懂規矩?找死!

沒聽到是八百里加急嗎?耽誤了朝廷大事,你們有幾個腦袋夠砍的!”

那幾個商販嚇得臉色煞白,哆哆嗦嗦地躲到一旁,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為首的信使朝著守衛頭子微微點頭,算是謝過,便一馬當先,帶領著身後的隊伍風一般衝進城門。

他們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匆忙,馬蹄聲在青石板路上敲出急促的鼓點,引得街邊的百姓紛紛側目。

隨著這隊士兵的身影漸漸遠去,朱雀大街上的百姓們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原本被打破的喧囂聲又逐漸恢復,只不過此刻談論的話題,全都是圍繞著這突如其來的“八百里加急”。

包子鋪前,一位常來光顧的老主顧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八百里加急,肯定是邊關出事了。

前些日子就聽聞北方瓦剌大軍壓境,莫不是打輸了?”

旁邊的年輕後生卻滿不在乎,哼了一聲道:“管他呢,咱們小老百姓,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就算邊關打仗,有朝廷的大軍在,還能怕了那些蠻夷不成?”

夥計在一旁一邊擦著桌子,一邊附和道:“就是,咱們京城離邊關遠著呢,只要不影響咱做生意就好。”

茶館裡,氣氛則更加凝重。

一位穿著長衫的說書先生輕輕放下手中的摺扇,神色憂慮地說:“八百里加急,絕非小事。

若真是邊關戰事吃緊,恐怕朝廷又要徵兵徵糧了,這對百姓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同桌的幾位茶客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一位老者長嘆一聲:“唉,只盼著能早日太平,莫要再讓百姓受苦了。”

-----------------

大景朝自開朝至今,悠悠六十餘載歲月。

開國皇帝景太祖,出身寒微,卻心懷壯志,於亂世之中崛起,如璀璨之星劃破黑暗。

彼時,中原大地飽受各異族的肆意掠奪與欺凌,百姓苦不堪言。

景太祖振臂一呼,與十二位忠勇之士並肩作戰,歷經無數浴血奮戰,終是將那些異族逐出中原,恢復了華夏大地的安寧。

而後,太祖皇帝目光如炬,深知兵家必爭之地的重要性,一舉統一了數處戰略要地。

於順天府,也就是如今繁華的京城,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政權,定國號為“大景”。

為了犒賞那些在征戰中出生入死的屬下,太祖皇帝大肆封賞,那十二位跟隨他打天下的忠心之士,便成為了如今赫赫有名的四王八公一脈。

建國之初,太祖皇帝展現出卓越的領導才能,深知兵事與文事需兩手齊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