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火星的表層土裡發現含大量鐵、鋁氧化物,可提煉建材。
而且無人機還發現了固態水。
那是在火星南北兩極的極冠區域,有大量固態水冰。
其中北極極冠的水冰被一層乾冰(固態二氧化碳)覆蓋。
而南極極冠的水冰則位於更深處。
這些水冰若是可以提取,很有可能會成為孟川征服火星時重要的水資源。
可以說,目前的發現讓孟川極為的興奮。
“告訴戰一,讓無人機把登陸點周圍一百公里掃一遍,標出土礦、煤田、冰湖的位置,越細越好。”
孟川說道。
接下來就要在火星上修建工事了。
必須要選好地點。
“早掃上了!周明說,這煤田要是開起來,能源夠建十個基地的。”
影蝶興奮地說道。
“好,通知各部門負責人,除了指揮中心,其他人十分鐘後開會,議題——火星基建。”
孟川說著結束通話了電話,開啟了電腦。
第一次,孟川如此的雷厲風行。
很快,遠在大洋彼岸火箭公司的很多高層都集齊了。
特別是火星基建部,和火星生命改造部,全都到齊了。
這是火箭公司這兩年才成立的兩個部門。
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他們的主要研究的方向和“火箭”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火星基建部,只負責針對火星的環境,進行針對性的建築材料研究,建造技術研究和能源供應系統研究。
而火星生命改造部,研究的就火星生命的改造,和火星氧氣的生產和分解等等。
很快會議室裡,高管們剛坐穩,孟川的投影就出現在了巨大的投影屏上。
“煤田有了,建材原料有了,水也有了。”
孟川的聲音斬釘截鐵:
“我要在火星建個‘前哨站’,先搭個能住人的城堡,再建工廠,一年內必須能自己產鋼筋水泥。”
航天部總監有些為難地開口:
“孟總,運輸是個大問題,星艦一次頂多運……”
“那就建中轉站。”
孟川打斷他:
“在地球和火星之間,建一個太空中轉站,一百艘星艦輪著跑,機器人、機器狗、無人機,能運多少運多少。機器人負責挖煤燒窯,機器狗運材料,無人機接著探礦,人在地球遠端指揮就行。”
孟川頓了頓,繼續說道:
“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解決氧氣的問題。火星生命改造部說說你們的看法!”
孟川只負責策略的制定,但具體的科學性的問題,還得徵求在場專業的科學家。
“孟總,火星上的氧氣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然產生。這是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在太陽紫外線的照射下,發生光解反應,分解出氧氣和碳,這是火星氧氣的自然來源之一,但產生的量非常少。”
“第二個是火星表面的一些礦物,如氧化鐵,在特定條件下可能發生化學反應,釋放出少量氧氣。”
“我們想要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只能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透過電解等方式將其轉化為氧氣和燃料。”
“氧氣電解裝置我們已經研發出來了,主要是利用太陽能驅動,但是製氧效率較低。只能滿足三五個人的消耗所需。”
“除非是運輸大量的製氧裝置,但是,我們目前的製氧裝置較大,重達百噸,運輸的難度……”
“暫時夠了。”
生命改造部的負責人還沒說完,孟川便是打斷道:
“先不惜代價運送兩臺過去,一臺主機,一臺備用。我們前期也只需要三五人長期在上面就可以了。”
“你們繼續研發,一個是輕量化,一個是高效化。重點是藻類的研發。機器製氧只是過渡,生命製氧才是主要研究方向。”
“是,孟總!”
生命改造部的負責人點頭答應道。
“基建部,說說你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