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慢了半拍,他聽著秦王、晉王兩位兄長的表白,心裡也不知是怎麼想的,只是跟著一拜,並未有任何言語。
朱元璋看著這三個兒子,他在心裡也忍不住輕哼了一聲,果然都按捺不住野心,居然開始覬覦起來東宮的位子了。
但是作為開國之君,又是殺伐果斷的朱元璋又豈會被這個三個兒子為難住?
朱元璋道:“此事容後再說。先下去吧。”
朱樉,朱棡,朱棣三人不敢再言,老老實實的對著朱元璋又是一拜:“孩兒告退。”
等到三人離開之後,剛剛還是高高在上態度冷漠的朱元璋,這一刻也不由露出一抹悲愴之色。
太子的死固然讓他傷心難過,但是這幾個兒子要爭奪東宮位子的野心,更是讓他傷心難過。
雖然他的四兒子朱棣剛剛並未跟著老二老三一起說出奉孝於膝前的話來,但是作為一個經歷過無數苦難風雨的帝王,他豈能感覺不到朱棣內心深處的野心?
要知道其他就藩在外的兒子們也都陸續回來了,但現在就只有他們仨迫不及待的進了宮。
這是真的孝順嗎?
這是想要觀察他的態度和口風!
朱元璋這些天也不是沒有想過,從這幾個兒子裡面挑選一個有潛力的兒子繼任東宮。
但是如果這麼做了,將來的朱標一系又該怎麼辦?
所以,這段時間的朱元璋除了難過太子朱標突然薨逝的既定事實之外,也在考慮這些兒子孫子們,在未來該如何的和平相處?
天下至尊的位子,就這麼一個。
如果不能妥善的處理好繼承人的問題,將來這些兒子孫子們再為了這個位子大打出手,不僅會讓天下人笑話他們老朱家兄弟相殘,同室相殺。
萬一再讓已經被打走的北元餘孽抓住機會,趁著他的兒子孫子們搶位子的空隙,給予大明致命一擊!
到時候不僅是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明基業要毀於一旦,甚至還要重蹈西晉八王之亂的覆轍。
這些可都是朱元璋不願意看到的將來。
所以,在這一刻朱元璋心中的悲愴和糾結,也就可想而知了。
他太難了。
三王離開大內之後,也沒有第一時間再去東宮,他們各自回到了自己在京師金陵的藩邸之中,趁著換孝衣的時機召見了各自的親信之人商議對策。
燕王藩邸。
朱棣屏退左右,命隨行而來的道衍和尚為其更換孝衣,併為故去的太子誦經祈福。
朱棣看著這位當初要送自己白帽子的道衍和尚,此刻心情也是激動複雜,他萬萬沒想到太子會猝然而薨,這可是他距離至尊之位最近的一次機會了。
倘若現在道衍能給他出一個好計策,讓他能夠越過老二老三,成為他父皇朱元璋心目之中的唯一人選,那麼道衍說的白帽子之事豈不就可以成真?
——————
本書已經提籤,放心追讀。
萌新再次跪求各位走過路過的讀者大老爺收藏,關注,投票票~~~
新人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