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浮生錄

第1609章 軼事

今天是中心醫院收容那位貧民區重症病人的第十天。

他還活著。所有的治療費用,都由莫惟明醫生承擔。即使有教會資助,醫院也不是純粹的慈善機構。向為這樣的病人提供免費醫療,是絕不可能的。那樣一來整個貧民區的人都要搬家到中心醫院才是。

對於承擔這些費用,莫惟明本人沒有提出異議。不如說,這正是他自己主動提出的。對於為什麼一個醫生,要對素昧平生的窮人提供經濟援助,醫院裡也是眾說紛紜。莫惟明的解釋是:這是他在做義工時,幫助的一個孩子的親生父親。那孩子只有父親一個親人,他不願讓那孩子成為無根浮萍。

的確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偉大,崇高。但發生在莫惟明身上,只會讓同事們不可思議。

倒也不是質疑他的人品……而是在會令人深思,這小子何時有這麼高的道德覺悟?不知該說是單純還是愚蠢。他的直屬上級找到他談話,說明了這件事的嚴肅性,並向他再三確認是否真的要為這素不相識之人買單——為他的生命負責。

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主任也不想刁難他,只是拉他誠懇地談話。

“這次,你自己承擔後果。你這次見了一個,知道了一個,救了一個。下次呢?你還能見幾個,又有能力救幾個?病到這個份上自然是不樂觀的,若沒救回來,只有一個小孩,的確也不會為難你。倘若他記恨你,你還會覺得這一切值得嗎?你甚至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如果你倒下了,是醫院的損失,是更多病人的損失。你分不清孰輕孰重嗎?”

“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就可以了。我對此很在行,您一定是清楚的。另外,我不是為了實現什麼自我價值,也不是為了得到家屬或社會的感謝,才這麼做。我這麼做只是因為我想。我救他,是因為我知道了我所識之人的苦痛,便無法視而不見。如果我知道更多認識的人,我還會做一樣的事,直到我不再有錢或精力支援我做下去。”

“到底還是年輕……你知不知道這到底意味著什麼?那些記者很快就會嗅到風聲。以後還有你不認識的、不願幫的人,來找你麻煩。我們是關上門才說這些話的。”老人家語重心長,隔著桌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還有很長的路。這世界不像童話那麼單純。難道你忘了,當年那個出車禍的孩子……你覺得時至今日,他的父母會感謝你嗎?”

莫惟明依然坐著,一動不動。他的視線挪向視窗。他知道走廊上,忙裡偷閒的同事們正密切關注辦公室的情況。他的視線又挪到了主任的身後,那裡掛了一副遒勁的毛筆字。

他張口複述起上面的文字來。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見彼苦惱,若己有之,一心赴救,無做功夫形跡之心。”他伸手指向那副字,對主任說,“這便是我同那些人要說的話了。”

離開辦公室後,莫惟明很快回到崗位上。他能聽見耳邊的竊竊私語。與領導的對話很快被傳開了,他知道有人會佩服他,有人會嘲笑他傻,更多人會議論“這還是那個心直口快的莫醫生嗎”。但他充耳不聞。

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重症患者出現在中心醫院的病床上。

那些以人格擔保的誓言,他根本不在乎。他只知道這樣做能讓大多數人閉嘴。

事實上,這位他救治的病人死得越早,越能推動他的計劃。當然他是絕對不會採取不正當手段這麼做的。如果被發現,他真的會坐牢,到時候就會應驗主任所說為“更多病人造成損失”。何況非病理原因導致的死亡,可能會對屍檢結果造成影響。他必須是病死的。

這位中年人的身體素質出奇得好。也不知道是否和他的求生意志有關。莫惟明一直在等待,無比耐心,並不介意開銷。反正也不需要對他用什麼稀有昂貴的藥物。他更不會使用私人的藥品,那會影響屍檢結果。而且萬一他死於藥物中毒,自己真就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他不會傻到承擔這些風險。

即使是這種最低程度的金額,也會輕而易舉拖垮城中南部的任意一個家庭。用於緩解症狀和補充營養的藥水,都治標不治本。即便如此,每天的劑量也不能輕易縮減。

但是莫惟明不得不這麼做,於公於私都是。他的確利用了這個貧困的家庭——在一個妖怪的幫助下。他從不憚於承認,自己存在道德上的瑕疵。但這麼做,是為了能夠發現治癒更多人的辦法。他不會標榜自己的偉大光明正義,他只渴求答案本身。

因為這個答案,於公於私都是他開啟真相之門的鑰匙。

不過,到了第十天,莫惟明已經開始懷疑,當初他是否和施無棄有些急躁了?許多已無藥可救的患者,身上都出現了大面積的黑色斑點。而“黑子熱”這個名字,也正式地透過報刊傳播起來。這並不意味著公安廳公佈了什麼重要資訊,相反,是一些對莫惟明來說堪稱常識的事——公安廳聯合衛生署呼籲大家:勤洗手、喝熟水、滅四害。

他們也並非什麼都沒有做。這一個月來,透過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患病率的確得到了控制。最主要的就是以市衛生署為主導,進行的消殺活動。效果是明顯的。透過對貧民區堆積的屍體的清理,以及深處每處縫隙的毒殺行動,傳染得到有效的遏制。

也並不是沒有副作用……即便公安廳百般呼籲,仍會有人——主要是孩童和老人,誤食帶有劇毒的餌料。還有在透過噴灑消毒水、毒氣的情況下,仍不注意防護或過度通風,導致身體產生嚴重不適的情況。

一定有病弱的人因此而死。但是,莫惟明沒見報紙上將這個數字堂而皇之地公佈。也無妨,畢竟無人在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