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思路可行。”周磊點頭,“技術上,我們可以快速開發一套輕量版的庫存同步系統,不用重構大倉體系,估計兩週就能上線。但配送團隊得加人,至少要在四個一線城市各增派5000名騎手,專門送商超訂單。”
“成本呢?”陳曦追問,“5000名騎手,一個月工資加社保就得2000萬,四個城市就是8000萬,這還不算系統開發費用。”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劉強打斷她,手指重重敲了敲桌子,“現在不是算小賬的時候。馬明,你明天就去跟我爾馬談合作,我給你三天時間,必須敲定框架。周磊,技術團隊24小時待命,優先保障商超模組開發。
李薇,你的外賣騎手隊伍,抽調30%支援商超配送,不夠就立刻招人,薪資上浮20%,務必保證一週內到位。”
他的目光轉向陳曦:“市場部馬上啟動‘京西極速達’宣傳,重點打‘1小時送達’——不用跟每團比30分鐘,就說我們‘又快又便宜’。找幾個頭部主播,現場直播從下單到收貨的全過程,突出我們的正品優勢和價格優勢。”
“那‘強哥推薦’專區呢?”李薇突然問,“燒烤事件後這個專區熱度很高,要不要趁機擴充套件品類,加入日用品?”
劉強想了想,搖頭:“暫時不。保持餐飲,現在跟每團在速購上硬碰硬,外賣業務不能丟。你那邊繼續做餐飲補貼,尤其是深夜食堂、早餐這些高頻場景,跟他們的速購形成差異化競爭。”
“我還有個想法。”趙宇推了推眼鏡,“每團速購雖然快,但品類深度不夠。比如買個小眾品牌的洗髮水,他們平臺可能沒有,但我們的大倉有。
我們可以在APP首頁加一個‘京西全品類’入口,告訴使用者‘這裡啥都有,24小時內送達’,用品類廣度對沖他們的時效優勢。”
“這個好!”張峰立刻附和,“我們有1700萬商品種類,每團速購才50萬,這是我們的絕對優勢。使用者想買冷門商品,只能來我們這。”
會議室的氣氛漸漸活泛起來,剛才的慌亂被越來越清晰的思路取代。每個人面前的筆記本上,開始出現“正品保障”“1小時達”“全品類”“商超合作”這些關鍵詞。
劉強看著眼前的景象,緊繃的嘴角終於緩和了些許。他拿起手機,再次點開每團速購的介面,這一次,眼神裡少了憤怒,多了幾分審視。
“記住,”他把手機放下,目光掃過所有人,“每團用外賣的矛,刺向我們電商的盾。但他們的盾,也未必堅不可摧。
他們的騎手成本比我們高,第三方商家的品控比我們弱,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打的牌。”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馬克筆重重寫下兩個字:“反擊”。
“從明天開始,全員取消休假。張峰,你牽頭3C保衛戰;馬明,負責商超合作和配送升級;周磊,技術必須跟上,出一點岔子我拿你是問;
陳曦,宣傳要鋪天蓋地,讓使用者知道京西不僅有好貨,現在也很快;李薇,外賣業務要穩住,不能給他們可乘之機。”
“所有人,”劉強的聲音陡然提高,“我們跟每團的仗,不是打一天兩天。這是一場持久戰,拼的是執行力,是耐力,更是誰能真正抓住使用者的心。我要的不是跟平,是贏!”
“是!”高管們齊聲應道,聲音裡透著重新燃起的鬥志。
會議結束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高管們步履匆匆地離開,每個人手裡都拿著厚厚的待辦清單。
劉強獨自留在會議室,看著窗外亮起的萬家燈火,拿起手機給王瑩發了條訊息:“把每團最近三年的財務報告和騎手成本資料整理好,明天一早給我。”
他知道,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每團扔出的30分鐘送達,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漣漪絕不會輕易散去。但京西能走到今天,靠的從來不是僥倖。
手機螢幕亮起,是馬明發來的訊息:“劉總,我爾馬華北區總裁已經約好明天上午見面,保證拿下!”
劉強嘴角揚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回覆了兩個字:“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