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免死鐵券,保住藍玉兩個兒子的命了。
想讓藍玉放棄這兩個兒子,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虎毒尚且不食子,藍玉就算不是什麼好東西,可讓他獨自活著從而選擇放棄兩個兒子,這是藍玉無法接受的。
畢竟。
他建立了如此功勳,到了今日這個地位,不就是為了福澤子孫後代麼。
可藍玉目前沒有免死鐵券,唯有去向他們借用甚至索要,可現在這個時期免死鐵券並沒有失去信用,皇爺爺朱元璋還沒有大開殺戒,那一個個淮西勳貴是真的把這東西都當成了寶貝,怎麼可能願意交給藍玉。
這,該如何是好?
“允熥,給舅爺想個辦法吧,只要能讓他們兩個活下來,我怎樣都行...”
藍玉這一刻,彷彿蒼老了十幾歲,他雖然知道目前這一切都是因為朱允熥的計劃,可他並不愚蠢,若非是朱允熥的話,他現在連這種掙扎活命的機會都沒有,或許他可以多活個一兩年,但遲早會被朱元璋給覆滅滿門的。
現如今。
他的兩個兒子,也是最後一道難關了。
藍玉沒有想到,那朱允炆等人會用這件事情來做手腳,這也讓他怨恨上了朱允炆和黃子澄等人,這就是奪嫡之爭的殘酷嗎?
若是他能度過這場難關,那勢必會想盡辦法幫助朱允熥,奪得這皇太孫的位置。
“我想想,若是除了免死鐵券,是否還有其他方法...”
思索良久。
朱允熥其實已經意識到了。
目前這是個死局。
任何的路,都被徹底的給堵死了。
他的面色漸漸沉重了幾分。
藍玉能注意到此時朱允熥的樣子,他心猛的一沉,難道說朱允熥也沒有辦法?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兩個兒子被處死?
嗚呼!
他藍玉的命,怎麼就這麼苦啊。
早知道,就不縱容這群傢伙了!
朱允熥現在心緒很雜亂,他雖然保持著大腦清醒,可卻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扭轉目前的局勢,藍玉這兩個兒子確實罪大惡極,但怎麼說也不能讓他們就這麼死了。
形式上不允許。
思索間。
朱允熥忽然道:
“舅爺,現在唯有一法了。”
“我親自去乾清宮,和皇爺爺商議此事。”
“此次去,必然想辦法救舅爺兩個兒子的命,不然的話就算這皇太孫位置我最終得到了,也將不得安心!”
“若舅爺的子嗣無法救下來,我就不爭這皇太孫位置了!”
朱允熥義正嚴詞。
這件事情,他必須解決。
不然,也確實不讓他安心。
“這怎麼可以?”
藍玉聞言臉色變了變,他可是知道自己這個侄孫的脾氣的,都敢抬棺死諫呢,這若是到了乾清宮,豈不是會和陛下爭吵起來,若是說之前倒也無妨,可現在朱允熥處於關鍵的皇太孫爭奪之戰中,若是真的惹得陛下不喜,可能會出現大問題啊。
畢竟。
未來這皇太孫的位置到底是的,那還不是要陛下拍板決定?陛下真的不喜朱允熥,甚至心中反感朱允熥,那陛下一句話,朱允熥就徹底沒機會了。
“不行,我不能讓你前往乾清宮。”
藍玉此時覺得,為了他那兩個不孝之子,根本沒有陛下,他這兩個兒子作惡多端,不如死了就死了吧,反正都已經給他生下孫子了。
死了拉倒。
但其實,藍玉心中又有些不忍心,畢竟這是自己的骨肉啊,為了他自己能夠活下來,而放棄兩個兒子的命?
“舅爺不用攔著我了,這次我自己去。”
“舅爺在府中,就等著我的好訊息吧。”
朱允熥揮了揮手,那意思很明顯了,讓涼國公藍玉不要跟著,然後他獨自向著宮內走去。
藍玉想要跟隨。
但最終,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只能作罷,取消自己心中的想法。
不至於啊。
朱允熥,你為了我這兩個不成器的兒子,根本沒有必要這樣啊。
藍玉心緒很是複雜,他本來僅僅是因為和朱允熥有著血緣關係,這才站在朱允熥這邊的,而現在,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已經把朱允熥當成朱元璋一樣來看待了,若他能活到朱允熥繼位的那一日,必然誓死效忠朱允熥,任誰也無法改變他的想法。
他藍玉。
此生只忠誠於大明朝皇室!
朱允熥向著乾清宮的方向走去。
此時天空晴朗,懸掛於蒼穹上的大日絲毫不掩飾釋放著它那熾熱的能量,朱允熥能感覺到自己被這太陽光照耀著很舒服,可他心情卻並不是很好,此次見到皇爺爺朱元璋,他未必能把藍玉這件事情給辦成。
但,總是有機會的。
若他不來的話,那就絕對沒有任何機會。
而他來了的話,可能機會很渺茫,但還是有機會的,人生不就是要把握住在自己面前的每個機會嗎?
也只有這一個辦法,能解決藍玉這件事情,需要讓皇權出手,讓皇爺爺朱元璋出手。
等到朱允熥來到乾清宮了,見皇爺爺朱元璋正在乾清宮內處理政務。
今日因為戰船對轟的事情,導致朝會並沒有舉行,因此看起來政務很多,皇爺爺朱元璋面前的桌案上堆積了不少,而他也眉頭緊皺,似乎遇到了不小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
朱元璋有一個很大的毛病,亦或者說這是帝王的通病。
那就是,臣子和屬下來見到他時,朱元璋必須等著自己手中的政務處理完畢,才會讓屬下和臣子進來。
看起來,像是在認真處理政務。
其實就是變相的拖延罷了,畢竟我是皇帝,你們等等我難道不行嗎?你們就該等著。
朱允熥自然也不例外,他就在這靜靜的等著,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只聽到砰的一聲,朱元璋把手中的奏摺忽然重重摔下。
“一群沒用的東西,這都無法解決,咱要他們何用?”
“臣子臣子無能,孫子孫子不孝,都欺負咱啊,欺負咱這個老頭子!”
朱元璋埋怨著,嘴中嘟囔著什麼,在外等待著的朱允熥臉色一黑,他能聽不出來嗎?這朱元璋就是在說自己呢,朱元璋這麼多孫子中,若是誰不孝順的話,不就是敢抬棺諫言的自己嗎?
這純屬是當著他面,蛐蛐他!
“皇爺爺,孫兒來了。”
朱允熥心中無言,隨即躬身道。
“咱讓你等了這麼久,沒不高興吧?”朱元璋看了朱允熥一眼。
朱允熥臉色頓了頓。
朱元璋這話,需要反著聽。
故意的。
喜歡這種陰陽怪氣。
“孫兒是應該的。”朱允熥立刻拱了拱手道,隨即他並沒有立刻提起藍玉的事情,而是道:
“方才見皇爺爺憂愁,莫非是出了什麼大事?”
聞言。
朱元璋忽然嘆了口氣道。
“你既然問了,咱和你說說也無妨。”
“衛所那邊,問題很大,咱讓兵部的官員給拿出個法子來,三個月了,始終沒有任何辦法。”
衛所?
朱允熥對於當今大明朝的衛所制度,還是有著一定了解的。
衛所制,是皇爺爺朱元璋在洪武元年確立的軍事制度,旨在實現‘兵農合一’,以較低成本維持龐大軍隊。
不過,很可惜的是。
這一制度在洪武時期,就已暴露出諸多問題了。
這些問題,其實在明朝洪武時期並沒有解決,也相應的為明代中後期的軍事衰落埋下隱患。
目前,衛所制的基本架構,是由衛、千戶所、百戶所所組成的,其中衛這一層,每衛編制五千人,設指揮使,正三品官職;千戶所每所一千一百二十人,設千戶,正五品官職;百戶所每所一百一十二人,設百戶,正六品官職。
再往下,就是總旗和小旗了,這種屬於基層軍官,他們基本上管理大約十到五十名士兵。
也就是洪武初年,衛所制剛剛確立後,皇爺爺朱元璋也相應的制定了兵源與軍戶制度,其中有著世襲軍戶制度,士兵及其後代永久為軍,不得轉業,還有軍屯自給結構,每名士兵授田五十畝,戰時為兵,閒時務農。
而這一制度,主要的指揮體系為五軍都督府和都指揮使司所管理,五軍都督府統轄全國衛所,但調兵權歸兵部,防止將領專權;都指揮使司也就是省級軍事機構,管理地方衛所。
其實,衛所制剛剛誕生時,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可隨著時間的發展,各種問題越來越多。
沒想到,皇爺爺朱元璋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確實是有著一定的先見之明。
“孫兒明白,皇爺爺擔憂的具體是什麼了。”
朱允熥忽然道。
聞言,朱元璋臉色微變,略帶好奇之是打量著葉煊:”你說,你明白咱擔憂的是什麼?咱就說了衛所制存在問題,你就聽了這一句話,就明白存在哪些問題了?”
說完這話後,朱元璋有些不敢相信,若朱允熥真的有這份能耐,那可以堪稱神童了。
可令朱元璋感到意外的是,朱允熥還真的點了點頭。
“孫兒確實知曉。”
既然皇爺爺朱元璋這裡遇到了問題,那他就順理成章的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那麼接下來舅爺藍玉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就輕鬆的多了。
“呵呵呵,你可不要胡編亂造,哄騙咱,咱可以確定你這次來是有事情求咱,為了藍玉的事情吧?”
朱元璋兩眼一眯,那眼神、那臉色,很明顯早已經看穿了朱允熥的想法,和朱允熥相比,他朱元璋活了這麼大歲數了,是真正的老狐狸,什麼看不出來。
“是為了舅爺的事情,可孫兒確實看出來了衛所制的諸多問題,孫兒不敢撒謊。”
朱允熥並沒有對於朱元璋看出來了自己前來的目的,而感到意外,畢竟皇爺爺朱元璋什麼看不出來?對方有著錦衣衛的訊息渠道,又是一個人精,堪稱恐怖的政治機器,看出來這一切太正常了。
“好,那你說說看。”
朱元璋露出正色,他倒要看看,這朱允熥能說出來個什麼所以然。
衛所制的問題他這邊才剛看出來,朱允熥就也看出來了?
開玩笑吧。
甚至說,朱允熥可能連什麼是衛所制,都不清楚吧?
真把他朱元璋當成普通的老頭子給糊弄了?
若是朱允熥真的說不出來的話,那藍玉的事情就不用想了。
朱允熥,可是確實清楚衛所制的諸多問題的,因為他不慌不亂,理清了一下腦海中的思路,隨即言道:
“我大明朝的衛所制,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軍戶地位低下,而為何軍戶地位低下?這是因為根據衛所制所制定的規定,他們屬於是世襲賤籍,永世為兵,皇爺爺強制世襲,一旦被編入軍戶,子孫後代必須世代當兵,不得轉業,再加上民間也有著一定的歧視,軍戶被視為‘賤籍’,地位低於民戶,甚至低於匠戶;更加重要的是,他們還被限制了自由,軍戶不得參加科舉,這也相當於徹底的斷絕了他們的上升通道,再加上軍戶未經許可不得離開駐地,否則視為‘逃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