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菊蘭又好奇,又無語,放下手裡的活兒走出去開門,從門縫裡看到是黃翠花,就莫名的厭惡。
同時又想到昨晚踩過她家麥秸垛的事,難不成她又是來好心勸說的?
“他翠花姨,你來了,吃了沒?沒吃就回窯,再吃些。”
“吃了吃了。”黃翠花說,手裡拿著一根繡花針,在給趙菊蘭。
“客氣啥,拿去用就是了,還專門跑來還一趟。”趙菊蘭大方一笑,原來是幾天前借給她的繡花針,她跑來還了。
“瞧你說的,我拿去用了,再不打算借你家東西了是不?”說著,硬將針別到趙菊蘭棉襖的胸前。
隨趙菊蘭走進廚窯後,又問趙菊蘭頂針在不在,趙菊蘭無語,“你這是來還一物借一物啊。”
黃翠花有些不好意思,笑道:“這不巧的嘛,我買了針就忘了買頂針。”
見對方只有這個心思,就趕緊拿了頂針給她,也沒敢再挽留,對方走遠後,她趕緊關了門。
回到廚窯時,一下子就把剛剛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一點也想不起來。
看著大慶和二慶,輕狂的樣子,就手癢的,趁大慶沒有防備,走到背後狠狠地擰了一下耳朵,嚷道:“大慶你這瞎種,這兩天我看你皮癢的,你再輕狂試試,都給你攢下了!”
大慶抱著耳朵跑開了。
鍋裡野雞肉快燉好時,大門又哐啷哐啷被人敲響了。
“誰啊?”遠遠,趙菊蘭就在廚窯裡叫問。
“我達,我達回來了。”二慶大聲叫道。
趙菊蘭走出廚窯,看到自己男人肩膀上扛著兩根胳膊粗的竹竿,累的氣喘吁吁,兩個腮幫子都紅撲撲的了。
“吔,二慶,看你瓜達,跑了多遠的路。”
“快去接,把你達累死了。”
“走開走開。”牛有鐵揮手喊道,怕尖茬子把他們刮到。
倆小子嘻嘻哈哈,分別站去一邊。
這時老爺子從東窯走出來,看到這麼長兩根竹竿,就驚奇問:“你跑二郎山去了?”
二郎山就在麻油河對岸,在麻油村以南,因此也被村民稱之為南溝,距離牛有鐵家有二十多公里路,山上有大片大片的竹林,每到開春,十里八鄉村民就會組團上山挖竹筍,後來,有人在林子裡看到幾隻老虎,就再沒人敢進山了。
“沒進山,在附近砍的。”牛有鐵輕描淡寫道。
老爺子聽得‘嘶’了一聲,“你娃膽真大!我把你服了!”
牛有鐵沒搭話,二郎山是危險,但不可能會有老虎,前世的後來他才知道,那隻不過是幾隻山貓,給村民們誇大了。
緊跟著,牛有鐵就噼裡啪啦地劈砍,弄了兩根直筒,大約一米五左右,再用剩餘的,砍成了一節一節,大約三十厘米長的橫杆。
知道兒子要做梯子,老爺子沒走,站一旁看了片刻,就挽起袖子主動幫著鑿鉚洞。
“達,間隔大約一尺就夠了,不用太長。”牛有鐵提醒。
“知道。”老爺子頭也不抬。
叮叮咚咚,不一會功夫就在兩根直筒上鑿好了鉚洞,牛有鐵也麻利地砍好了橫杆。
父子倆又配合一起安裝,期間倆人都不吭一聲不發一語,卻配合的極有默契,幾乎不到十分鐘一根竹梯就拼裝完畢。
牛有鐵靠在牆上試了試,覺得還不錯,又輕巧又方便攜帶,還很牢固。
“這還沒好,會散架的。”
老爺子呢喃一聲,就回窯去了,片刻後他拿來一根拴牛繩,一刀切斷,分別將梯子上下兩端各箍了一道,再舉起,往地上撴了幾下,梯子便穩固了。
牛有鐵看到後滿意,就不再說什麼。
緊接著他又用餘下的竹子,砍成大約一米長的竹片,交叉著,在大約三十厘米處,用鐵絲固定住,便做成了一個簡易夾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