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上兩次的經驗,這次打井機的準備工作完成得很快,只是片刻功夫,鑽頭就鑽進了地裡面。
田地的土質遠比山坡的岩石要疏鬆,鑽井的效率很高。
從鑽井機抵達位置,到鑽出一口井,總共只花費了二十多分鐘。
當然了,後續還需要砌井和壘井圈,也得花費一些時間。
不過就是這效率,已經超過了陳教授的想象。
看到打井機收起井架子向下一個打井點轉移,陳教授一把抓住李鐵錘的胳膊:“鐵錘同志,這車載打井機是你們自己造成來的?”
“是啊。”
聽到這個,陳大成突然轉身朝著地頭奔去,騎上腳踏車就要離開。
一個專家攔住他:“組長,你要去哪?”
“趕緊彙報上去啊,這玩意可是個好寶貝。”
陳大成太清楚車載打井機的重要性了。
這玩意要是搞個上百輛,那今年部裡面的打井任務,就不發愁完不成了。
陳大成來到部委的時候,領導還沒下班。
聽完了他的回報,部委的領導詫異道:“前陣子聽工程廠的老柳提起過這事兒,咱們還派了農科院的劉教授前去幫忙,只是劉教授後來到南方參加育種工作了,還以為他們中斷專案了,沒想到這麼快就搞出來了。”
“領導,我親眼看到了,這打井機特別好用。”陳大成激動的說道:“我建議您立刻跟工程廠聯絡,採購一批。”
“部裡面也有這想法,只是打井機的成本可不低,還是得慎重一點。”
領導沉思片刻,作出決定:“這麼著,咱們現在馬上到四季青公社,看看這打井機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領導站起身喊來助理安排了車輛。
....
農業部的幾個領導趕到四季青公社的時候,李鐵錘正在指揮打最後一口井。
“這麼說,平均二十五分鐘能打一口井?”領導圍著打井機轉了一圈,讚歎的點頭,這玩意已經基本實現了半自動化,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這邊的地質比較疏鬆,要是遇到山坡之類的,需要三四十分鐘。”李鐵錘說出了一個保守的數字。
“這是個好東西啊。”領導點點頭後,又問道:“大規模生產有難度嗎?”
“目前所有的配件我們廠裡面都能自己生產,只要不使用坦克底盤。”
“你們還能配備坦克底盤?”領導有些驚訝。
“是這樣的,考慮到大山裡面道路崎嶇,一般卡車過不去,所以我們設計了兩個版本的車載鑽井機。”
大部分農田都有道路,再不濟也有生產路,倒是不需要坦克底盤。
幾個領導商議了一陣子,便急匆匆的趕回了部裡面。
李鐵錘這邊完成所有的打井工作,已經是晚上九點半了,公社裡早就準備好了飯菜。
飯是大白米飯,裡面摻雜了臘肉,油花花的,吃起來滿嘴香。
這樣的伙食待遇,在這年月已經算是頂尖了。
李鐵錘仔細一打聽,才知道公社裡前陣子在山上打到了一頭野豬,做成了臘肉,一直沒捨得吃。
吃飽喝足已經是晚上十點鐘,考慮到明天還要上班,李鐵錘便帶著工程廠的同志離開了。
看到車輛燈光消失在道路盡頭,支書才停下揮手。
這時候,食堂的大廚急匆匆的跑了過來,手裡面攥了一把錢和糧票。
“這是俺在碗下面發現的。”
看到這些東西,支書苦笑道:“這工人老大哥還真是一點便宜都不佔咱們的。”
****
農業部的領導趕回去之後,連夜召開了會議。
會上,領導和專家們將機載鑽井機的情況介紹了一遍。
“這機器對咱們的水利建設很有幫助,我建議立刻大批次採購。”
“我贊成,現在距離春耕還有段時間,多打一口水井,今年就多一分增產的希望。”
“我馬上聯絡工程廠的柳廠長。”
這年月作風就這樣,有了工作,大傢伙都顧不得休息。
柳宗山正在睡夢中,被電話鈴聲驚醒了,他披上衣服拿起電話,講了一陣子,才掛了電話。
此時姚雪茹也被驚醒了。
“老頭子,誰啊,這大晚上的。”
“嘖嘖,真是沒想到,你那寶貝女婿隨便造了個裝置,就驚動了農業部的領導。”柳宗山想起剛才電話裡的內容,有些激動了。
“鐵錘?你別說,咱們這閨女看男人的眼光還真是不錯。”
兩口子閒聊幾句,在姚雪茹的催促下,柳宗山才重新躺回去。
....
李鐵錘是第二天上班的時候,知道農業部下了大筆訂單的。
“農業部這次訂購了三百臺,這可是咱們工程廠自從建廠以來,在國內接到的數目最大的訂單。”在大會上,柳宗山把情況講了一遍。
李鐵錘也被農業部的大手筆給驚住了。
要知道,車載鑽井機只是成本,每臺就高達十萬塊,這可是一筆龐大的資金。
那些廠領導們紛紛來了精神。
“但是。”柳宗山坐直身體:“這三百輛車載鑽井機,分為三批交付,第一期需要交付一百輛,要求在一個月內完成,鐵錘,你有沒有信心”
聽到這個要求,幾個廠領導嚇了一跳。
車載鑽井機算是重型機械了,製造有著嚴格的標準,現在還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怎麼可能造得出來。
李鐵錘卻明白農業部那邊急切需要的原因。
琢磨片刻,站起身:
“要是把摩托車廠那邊的工作先停掉,把工人調過來。同時,材料的供應不出問題的話,我保證能完成任務。”
“好,不愧是咱們工程廠的標杆,這件任務就交給你了。至於材料,你不用擔心。”
會議結束後,柳宗山立刻把農業部的訂單彙報給了一機部。
部裡面得知訊息後,意識到此次任務的重要性,立刻從全國各地調撥物資。
同時,摩托車車間裡的數百工人都被調過來幫著製造打井機。
其實打井機的結構非常簡單,那些工人已經算是熟練工了,效率很高。
一個月後,第一批一百輛車載打井機順利交付。
交付現場,柳宗山和農業部的領導為機載打井機掛上大紅花,隨後便緊急透過鐵路系統轉運到全國各地。
鐵道部門領導得知運輸機載打井機的事兒,摸了摸下巴:“不對啊,鐵錘可是答應過我們,也要幫我們造打井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