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說得在理,我這幾日被金煞之氣所擾時,也時常頭痛欲裂、心浮氣躁。這棺槨中的死者也不知受了多久苦楚,若其怨氣已消散,確實可另尋一處安葬。”
陳陽微微一笑,心道你這假正經也是會就坡下驢。
既已商量妥當,小天師張從周當即手掐指訣,施展雷法。
數道霹靂不斷自指尖迸射而出,在鎖鏈上擦出大簇火花,瞬間洗去無數鏽跡,受擊之處因過熱而散發著熔岩般的紅光。
不一會兒,在雷法之威下,有小臂粗細的青銅鎖鏈終究被轟斷。
陳陽暗道,小天師的這一手電焊手法,確實了得。
難題既然已被解決,戴上了牛皮手套,陳陽三兩下就將斷開的鎮魂鎖解開,接著便著手開棺。
“呼……”
按照搬山舊例,他雙手抓住封蓋下端,將其向上輕輕托起,再順勢向前推開。
張從周站在旁邊不遠處靜靜觀看,只見開啟的棺槨裡頭又有一口小型的青銅棺,周邊則存放著一些竹簡、玉器、以及酒樽之類的事物,大多造型古樸、有著以螭龍為主的各色花紋,其中最為顯眼的,則是一個獸銜環耳、下生三足的黃金酒樽。
對於別的倒鬥人來說,三足金樽算是這裡頭最有價值的珍寶。
上古時期,酒樽大多是青銅所制,有道是物以稀為貴,金制酒樽實在不多見,若能將其出手,必然能賣出不菲價錢。
棺槨者,內棺外槨也,外頭的這層是槨,裡頭的才是棺,而若是一些身份崇高的人,棺外還會有更多層的槨,用以凸顯地位。
“一層又一層。”陳陽心道,“就像套娃一樣。”
他如今所開的青銅棺槨體型不大,故而至多隻有一層槨。
開棺暫且不急,陳陽先拿起了竹簡中的一卷,還未來得及解開翻閱,用以連線竹簡、熟牛皮製成的革繩就已化為碎屑。
並非是陳陽毀壞了珍貴文物,其實經過歲月洗刷,任何堅韌的材料難免腐朽,不過只在安定環境裡保持了外表的完好,內裡已經爛去,但凡施加一丁點的外力,都會立即崩潰。
這處溶洞也即所謂窟穴,地上溼氣本就極重,不易儲存事物,所以棺槨才要以高臺葬的方式,懸於高處。
文物的修復與搶救,本就是一門極其精細的技術活。陳陽那世界的許多大墓,就是因為無法及時修復搶救,這才暫時不挖掘並保護起來,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