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思索,陳陽一邊開始清理包裹著青銅棺槨的白色夯土。
他此行除卻丹藥外,還準備了三顆雷火彈、三張搬山符。
雷火彈已盡數用盡,搬山符卻還有著兩張剩餘,此刻又掏出一張,令其化為紙人模樣,從夯土的縫隙之間鑽入。
陳陽在外,紙人在內,兩者一齊動手,抽絲剝繭般將包覆在青銅棺槨面上的白色夯土除去,露出一口被鎖鏈緊緊束縛的青銅棺槨正面。
將重瞳珠掏出,單手窩住放於眼前,閉上另一隻眼,只見青銅棺槨的表面僅剩下極淡靈光。
“時間這麼長,無論是這青銅棺槨還是裡頭的屍身,即便靈性流失的速度再慢,如今也差不多消失殆盡。”陳陽順著青銅棺槨的大頭朝向往上看去,“既然是要鎮屍,上方最好再佈置一面鎮屍鏡……沒看見啊,是遺失了,還是乾脆沒佈置?”
鏡子不僅具有聚焦、反射作用,通靈後引動的煞氣也屬於金煞之一,沒有鎮屍鏡,意味這青銅棺槨的鎮屍局佈置得就不夠徹底。
“看這靈光黯淡、怨氣消散的模樣,若是開棺,應當不會詐屍?”
陳陽望著青銅棺槨,自知想要進一步查探,便只有將其開啟,有些躍躍欲試。
但為了鎮屍,青銅棺槨用的是比鎮魂釘還狠的鎖鏈,這跟手臂差不多粗的鎮魂鎖,倒是不大好弄斷。
“道友,你這是在做什麼?”
張從周到外圍探查了一圈過來,見到陳陽站在青銅棺槨前,遠遠地便傳來詢問。
陳陽暗道一宣告知故問,轉過身去。
張從周看到地上散落一地的碎裂夯土,皺起眉頭,心道這地方居然還有口棺槨。
都說搬山道人開棺掘墓,陳道友莫非是要在自己面前耍上一次?不好吧。
“道友來的正好。”陳陽誠懇地提出建議:“這青銅棺槨一般用於鎮壓兇屍,如今埋藏了不知多久,鎮屍局已然被破,為避免裡頭兇屍日後作祟,危害附近百姓,我覺得最好還是開棺查探一二。道友可願助我一臂之力,以雷法切斷這鎮魂鎖?”
什麼?
張從周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一個人倒鬥也就算了,如今卻還想拉我下水?
“這……”張從周犯難道:“既已入棺,又何必再去打擾。”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此乃東周之物,埋藏至今已有兩千餘年,觀其葬法,應是由通曉地相之術的方士定的穴位,或許棺槨裡還有什麼與方術相關之物。若開棺後確認其沒有屍變之相,我們便可以另尋他處安葬死者,也省得他的屍身受金煞煎熬。”
話很有道理,在陳陽烏黑雙眼的注視下,張從周有些動搖。
上古之時,信仰讖緯學說,擅長祭拜鬼神,煉丹長生者,便是所謂方術之士,簡稱方士。故而方士也可算是道士的前身,方術也是如今諸般道術的早期雛形。
對於張從周而言,金銀財寶等外物是決不能令其心動的,他身為天師嫡系血脈,自是從來不愁吃喝用度,唯有道法會令其有些在意。
天師府收攏天下道藏,積累了雄厚本錢,時至今日仍是道門執牛耳者。此行若是能夠搜尋到一些方術相關的古老道法,用以豐富天師府的收藏……似乎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