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吳國大夫雖已身死,但外表看上去更像陷入沉睡。越過悠久歲月,他就這樣出現在陳陽面前,令陳陽一時覺得時空有點錯亂,似乎自己回到了上古時諸國伐交頻頻、鐘鳴鼎食的年代。
那時的諸夏還處於文明的早期,卻洋溢著旺盛的生命力,最終點燃了極為耀眼的一個時代。
“這把刀,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吳鉤,也是這人的佩刀。”
吳鉤是古吳國特有的近身兵器,形似劍而曲,以此得名。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果然是把好刀,雖然靈性有失,但殘留下來的卻更為精純質樸,似若百鍊成鋼,只要將其稍作研磨洗煉,加以修復,必然勝過那旁門妖女。”張從周望著吳鉤寶刀感慨道,“倒是要恭喜道友,得此上古寶刀了。”
……嗯?這麼識相?
陳陽看向張從周,試探道:“道友不欲得此刀麼?”
張從周很是平靜,確實並沒有對吳鉤寶刀動心:“天師府不缺法器,我助道友開棺的目的也並非取寶,而是好奇上古之物。既是道友開的棺,其中物事道友但取無妨,我絕不干涉,只是陪葬物多有不詳,道友需小心因果牽扯呀。”
陳陽暗道此人雖然見識有些短淺,氣度倒是恢弘,不過我陳某人若是害怕因果,也就不幹倒斗的事了。
“這人……”張從周默默提氣,感受著棺內吳國大夫的靈性生機,然後搖頭:“體內生機已絕,應並無邪穢附身,雖然另有一股靈性庇護身軀,在我看來,卻沒有屍變、尸解的可能。”
陳陽將重瞳珠藏於掌心,單手成窩後向棺內看去,確實如張從周所說,這吳國大夫應該是死透了。
之所以身體近似活人,是因為其口中藏匿著的一道靈光,有絲絲縷縷的靈氣正不斷自那靈光中分出,滋養著死去身軀,故而令其雖死卻不腐,只是那道靈光也無法令其起死回生,完成至關重要的生命蛻變。
跨越生死的距離就差那麼一步,但也是最為困難,不知困住多少人的一步。
死者已矣,留下的資源還是造福於生者吧。
陳陽心中微動,想著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若沒有這次暗探伏虎崗,只怕這處高臺葬至今不會被發現,自己也無緣得見此物。
沒有人,比身為搬山道人的他,更清楚吳國大夫口中的那道靈光意味著什麼。
不死藥,確切地說,是不死藥的未成品。
雖然功效明顯不足,沒能真正做到起死回生……但確確實實,就是搬山道人追求已久的那樣事物。
陳陽收回重瞳珠,表情依舊平靜,只是指尖略有些顫抖,調整了下呼吸,繼而開始探屍。
先以淨天地神咒將吳鉤沾染的汙穢拔除,而後將其拿起放置於外部槨體之內,接著又將死者重疊的雙手解開,從其掌心交疊處摸出塊玉簡。
玉簡同樣內蘊靈光,但亦非是什麼法器,只是被什麼人以法力寫入了訊息,可透過感應其靈,進而解讀。
“不立文字,靈性互通,這是上古方術、煉氣士的傳承手段。”張從周望著玉簡,“此物有些奇特,道友在解讀過後,若有所得,還望與我講述一二,此物或能豐富天師府道藏。”
“好說。”見張從周真的對一切明器都看不上眼,陳陽便痛快地點了點頭:“我也將此物暫且收下。”
陳陽認為沒必要裝什麼大方,更沒什麼必要推辭。
龍虎山上,天師府內一切修行靈材自是應有盡有,是修行界一等一的豪門世家,張從周若是貪圖蠅頭小利,反倒不像天師府的未來接班人。
墓中明器這些好……壞事,還是盡數由他陳某人代為處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