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

第1382章 酒桌上

陳平安正在小心斟酌幾個空缺位置的人選,大驪朝即將提上日程的幷州為道一事,涉及國本,他不得不反覆權衡利弊,也要廣泛徵詢諸部衙署的不同意見。畢竟在錯的事上用對人,在對的事上用錯人,真正承受後果的,絕不是那幾頂官帽子。

筆稅硯租文賬讀書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郭竹酒在書房門口那邊探頭探腦,陳平安頭也不抬,招招手,“老規矩,進屋看書,不能搬走。”

郭竹酒沒有跨過門檻,只是竹筒倒豆子一番,“師父師父,沉義難得走出屋子,主動找到我,說了句怪話,他說遠古的拳法分文武,我也能學,還問我想不想跟他學那……跳大神。”

陳平安忍俊不禁,沉義作為職掌祭祀的大巫,他那可不是現如今唬人的把戲,是真正你能夠交通天地的酬神手段,後世人間沿襲萬年的祭禮,源頭在此。

抬頭笑道:“只要你不覺得裴師姐不學你學了,有點丟臉什麼的,就學。”

當時青丘狐主認為裴錢不肯學拳,矯情了,當然是因為她這位舊十四,全然不懂武道的緣故。

在陳平安看來,裴錢拘泥於、或者說是執著於“拳出竹樓”,從而拒絕沉義這位遠古大巫的誠心教拳,可惜還是有一點的。

不過話說回來,若無此心,裴錢又豈能走到今天的武學高度。

修道之人的資質根骨,讀書人的學力材力,當然都很重要,卻也需要靠“心氣”來往上提。

郭竹酒哈哈笑道:“這有啥,我先學了,再讓師父你幫忙掌掌眼,潤色潤色,很快就是咱們竹樓一脈的本家拳了,到時候裴師姐再學,不就水到渠成了。”

陳平安將毛筆輕輕擱放在三山形制的青瓷筆架上邊,笑道:“好主意。”

據說大泉王朝改官制為御製的雞距筆,在桐葉洲山上山下的銷量都相當不錯,一顆雪花錢一支雞距筆,光是玉圭宗神篆峰那邊就預定了三萬支,財大氣粗不過如此了。記得董水井聽說此事過後,只是搖頭,笑罵一句哪來的臉自稱“御製”,董半城再補上一句,反正是騙有錢人的錢,也算生財有道。當時國師點頭附和,說是啊是啊。

容魚走來這邊,與門口郭竹酒擦肩而過的時候,笑著點頭致意,跨過門檻,走近書桌,她在固定的地面青磚位置站定,輕聲道:“國師,剛剛收到刑部和北衙幾乎同時遞過來的兩份諜報,內容大同小異,就是由幾個家族牽頭,準備來國師府這邊喊冤,與朝廷討要一個公道說法。”

“相信近期很快就會有一大撥上了歲數的元老功勳,有抱著聖旨的,懷捧神主牌位的,聚在國師府外邊,此外各家各戶的誥命夫人,也會去太后和皇后娘娘那邊訴苦求情。國師,這裡是兩份名單。”

郭竹酒豎起耳朵,眨了眨眼睛。

皇帝陛下前腳才乘船離開京城,他們後腳就開始來國師府聚眾鬧事。

容魚臉色寒霜,殺氣騰騰。

陳平安擺手說道:“容魚,名單就不過目了,就由你全權負責此事。”

容魚大為驚訝,欲言又止。

陳平安想了想,說道:“刑部那邊,你不合適隨意調動,趙繇趙侍郎這個人比較犟,一根筋,容易對我和國師府有意見。反正北衙如今惡名昭彰了,也不差多出一兩件得罪人的事情,跟洪霽通個氣,就說明面上的具體事務,讓司徒殿武去辦,但是如果出了紕漏,兜底還得是他自己來。”

容魚偷偷鬆了口氣,只要國師願意隨便點撥幾句,她就不怵。

如果國師只放權而不過問,她心裡是真沒底。

容魚說道:“北衙洪霽說他有些後悔放走高弒了,還在諜報末尾詢問他今晚能不能悄悄來國師府一趟。理由是由奢入儉難,在國師府喝過好茶,嘴巴養刁了,再回北衙喝幾錢銀子一兩的雨前茶,有點不習慣。”

陳平安笑道:“巧了不是,也別宵夜了,晚飯讓他在菖蒲河那邊做東請客,酒樓就選韋赹那家好了。跟他提醒一句,北衙就他一人,別想著藉機與我引薦屬下,與他直說,如果我推門一進屋子,發現鬧哄哄十幾號北衙官吏坐那兒,我肯定掉頭就走。”

容魚忍住笑點頭道:“好的。”

陳平安問道:“長春宮跟禮部聊得怎麼樣了?”

擁有一座嶄新祖師堂的長春宮,正在跟禮部董侍郎商量著如何為大驪留住農家修士。

容魚說道:“董湖說就目前來看,比預期要好,雖然她們的有些想法比較稚嫩,但相對還是務實的。”

陳平安笑道:“雖然董侍郎的說法比較搗漿糊,但相對還是公允的。”

桃樹下的宋雲間,瞧見從抄手遊廊那邊走出一位雪白長袍、耳墜金環的俊逸男子,宋雲間與之稽首,心生疑惑,披雲山這尊夜遊神君怎麼來了?

————

周海鏡和改豔,早已化敵為友,她們倆如今是京城那座客棧的大掌櫃二掌櫃,見客棧生意實在是太好,就真為自己是做買賣的奇才了,所以她們新近決定要在陪都那邊再開一間。

於是在改豔的攛掇之下,周海鏡和她就跟著平調至陪都當吏部尚書的曹耕心,一起離開京城,是不用去縞素渡的,可以直接乘坐一艘鳴鏑渡的軍方渡船去往洛京,簡單來說就是坐船不用掏錢。

大驪地支一脈修士,平時還是比較自在的,比如韓晝錦在大瀆附近的赤縣開了個鋪子,陸翬在京畿之地的嘉魚縣當著縣尉,也有人領著一份秘書省試正字的俸祿。

她們一起在略顯狹窄的觀景臺看雲海,改豔拿手肘撞了撞周海鏡的胳膊,以心聲說道:“有筆買賣,做得!”

周海鏡疑惑道:“什麼買賣?可別是撈偏門。”

改豔朝隔壁那邊抬了抬下巴,“讓曹耕心用八抬大轎明媒正娶了你。你想啊,這傢伙家世好,模樣好,官帽子還大,而且意遲巷曹氏跟袁氏不一樣,更像個將種門庭,他爹,曹橋是大理寺卿,他那個二叔曹枰,曹巡狩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會二話不說便接納你這麼個兒媳婦,答應了這門親事。關鍵曹耕心還是國師大人的親信,咱們這座山頭名義上的一把手,除了是個酒鬼,真心挑不出什麼毛病了,怎麼看都不虧。”

周海鏡調笑道:“曹酒鬼真有這麼好的話,你怎麼不去勾搭他?”

改豔連忙擺擺手,一本正經道:“我是那種瞧著煙視媚行實則潔身自好的女子。況且我在山上是走什麼路數的,你還不清楚?看男人就跟仵作看屍體似的。對於男女情愛不感興趣,止步於紙上談兵。”

周海鏡趴在欄杆上,這位眉如遠黛的漂亮女子,淡淡愁緒,“武夫到底不如你們長壽。女子很快就會老的。”

改豔本想戲謔調笑她幾句,見著了周海鏡這般神態,她便不忍心了,只是輕聲道:“那就不是買賣嘍。”

身穿便服的曹耕心,剛剛收到了一封來自國師府的“密信”,獨自坐在屋內,仔細翻看那份關於魚虹的卷宗,新任尚書大人倍感頭疼,揉了揉額頭,身體後仰靠著椅背,哭喪著臉,眼睛一翻,舌頭一吐,“讓我死了算了。”

曹耕心重新坐直身體,開始提筆在一頁頁卷宗上邊圈出一個個名字。

偶爾拿起那隻老舊酒葫蘆,抿一口酒水,提提神。

曹耕心此次平調外放,跟魏禮他們的的入京任職,屬於大驪朝首次出現兩京官員的大規模互換。

再加上幷州合道一事,地方上,屆時就會多出大概接近三十把正二品、從二品的椅子。

在曹耕心看來,比起近幾年塵囂四起的遷都之議,國師的手段,實在是高明太多了。

水面遼闊,煙波浩渺,江風陣陣吹拂,驅散鋪子裡邊的暑氣,著面涼爽,老掌櫃睡眼朦朧的,只覺得那桌客人,委實怪了點,先前那對主僕進了鋪子,老文士讓那侍女模樣的魁梧女子,與鋪子打了兩斤最貴的酒水,還與他借用灶房,竟是那文士親自下廚,煮了一鍋粟米,炒了幾個家常的下酒菜。

老掌櫃搖搖頭,莫不是村學究的窮講究麼。

陳清流夾了一筷子鹹菜,細細嚼著,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荊蒿怎麼說都是個老飛昇,在寶瓶洲閒逛期間,知曉了一些內幕,若是宋和宋睦反目,皇帝藩王換回了真實姓名,估計寶瓶洲就亂了,估計會是大驪宋氏龍子龍孫亦魚鱉的慘淡結局?

所以這次洛王宋睦從蠻荒返回大驪京城,荊蒿還是比較期待後續故事的。倒也不算看熱鬧不嫌大,而是真有風波,他也好與落魄山攢下些香火情。

站在山上,尤其是山巔,看那人間王朝的興衰,真如土垤蟻窩一般。只是看久了看多了,也就乏味了。

陳清流微笑道:“荊老神仙,過慣了比人間王侯錦衣玉食更清貴的山上日子,上了桌,掃一眼盤子,就算給你一雙筷子,是不是也要覺得無下箸處?”

荊蒿無言以對,說是,不合時宜,說不是,那是自討苦吃,豈敢糊弄這位傳聞出身低微的青主前輩。

陳清流轉頭喊了一聲謝師姐。

謝石磯去灶房那邊拿來一副碗筷,荊蒿立即起身道謝,雙手接過碗筷。

陳清流示意荊蒿動筷子,笑道:“人間萬事,做做樣子。”

荊蒿夾了一筷子青椒鹹肉炒豆乾,咦,滋味不錯?

陳清流笑了笑,“年少時只是一心求財,聰明只在言語上,有個同齡朋友為了富貴,那才叫真正的心狠。”

“同人不同命,他進了宮,我渾渾噩噩進了山,機緣巧合之下,算是修道小成吧,期間也有些波瀾,自身之種種磨礪,不算什麼,一個‘十四境劍修’,老天爺不曾虧欠半點,還給多了。”

“自身種種”之外,陳清流卻沒有接著說下去。

“仗劍飛昇,從福地來到這方天地,漂泊不定了一些年月,最終選定寶瓶洲古蜀之地,你們稱之為證道得道合道,於我而言,不過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

荊蒿喝著小酒,夾一筷子佐酒菜,聽著青主前輩的言語,不管是不是酒壯慫人膽,總之荊蒿也就有了談興,說了一些修道路上的陳年舊事,都不大。酒足飯飽之後,又下了一場驟雨,雨勢漸大,江面風聲如潮。隨後雨後放霽,雲中遠樹,種種景象,不一而足,酒鋪的木門如裱畫。

之後陳清都帶著他們去了附近一座寺廟,古今崖刻榜書鮮有佳者,此山沿途也不例外。建在山頂的古寺高出雲表,無蚊蠅之擾,香客舉目遠眺山外,頗有幾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禪意,山中僧人著絮衲度夏,借宿寺廟的文士身穿棉袍“避暑”,在此治學,擱筆收書,開窗放入千山來,賞心悅目。陳清流進入大殿,雖未跪在蒲團上,卻也低頭雙手合十,拜了三拜。

隨後青衫老者繞塔而行數圈,覽《戒壇律儀》數遍,最終持筇戴竹笠,與山僧作別。

出了山門,下到山腳,陳清流說了一個地址,說是煩請荊老神仙受累,多跑一趟。

————

菖蒲河一棟河畔酒樓的二樓,一個笑容可掬的年輕胖子,看著河對岸同行們的冷冷清清,韋赹轉頭與身邊的清秀少女抱拳打趣道:“陳溪姑娘,你真是我們酒樓的福星,你看看,你一到,酒樓生意立馬就紅火起來了。”

少女赧顏,韋掌櫃說笑了。她擦了擦額頭汗水,後廚十幾號人物都歸她管呢,酒樓生意確實不錯,何況她眼睛裡有活兒,總是閒不住的,要認真看要用心學的還有很多。

韋胖子瞅見自家酒樓外邊又來了一撥客人,哎呦喂一聲,快速與少女說了那撥清貴客人的姓名、身份,其中有幾個不認得的生面孔,韋胖子也不好亂猜,屁顛屁顛跑下樓去門口待客。

當下的大驪京城,的確不是一個適合宴飲的好時節。

只說菖蒲河這邊的酒樓生意,昔日的車水馬龍,人滿為患,一夜之間就變成了門可羅雀,畢竟誰都不傻,如今刑部,北衙,都察院,大理寺,各種暗哨這會兒都在盯著呢。

尤其是一戰成名的北衙,那晚竟然直接帶兵圍住了意遲巷、篪兒街在內幾條街巷,自己開門走出來的還好說,膽敢不開門的,直接破門而入。如今官場提起洪霽這個名字,誰不犯怵?

所以這會兒還敢呼朋喚友招搖過市,大擺宴席觥籌交錯,無異於在自己腦門上貼張“有本事就來查我”的便籤。

不過對於開門做生意的酒樓商家而言,照理說哪怕生意不好,總不能就真的關門打烊,也該開個門做做樣子,可問題是近幾天菖蒲河的酒樓,真就陸陸續續關門了二十幾家之多,曾經雲遮霧繞的幕後東家到底是誰,現在好像也能猜個七七八八了。

以往沾沾自喜於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有錢人,心裡只會更慌。

以往堅若磐石的靠山是靠不牢了。

意遲巷魏家,雖然不算大驪最頂尖的那一小撮豪閥世族,但是家族上升的勢頭,太清晰了,不曾想攤上魏浹這麼個喪門星,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不談魏浹已經被杖斃於家族祠堂,魏家的那個大伯,身為工部左侍郎的魏磊,本來是就等著這場察計結束,順勢就要由工部轉遷禮部的,只需再熬個幾年資歷,就能夠參加御書房小朝會的人物,據說這會兒也已經吃了牢飯,與那戶部尚書沐言算是作了伴。

同樣是侍郎,魏磊能夠讓同品秩的右侍郎見了面就乖乖當孫子,而且他又不貪錢,在官場是出了名的清廉,偏就進去了。

韋胖子剛把那些世家子弟帶入酒樓,很快就又有一夥客人登門。

只認得其中一人,是嘉魚縣的縣丞,之所以記得,不是這人常來,而是早年在酒樓鬧過一場酒瘋,喝高了就嚎啕大哭,吵到了隔壁幾間屋子的客人,他最後是被朋友扛回去的,連累朋友捱了幾句風涼話而已,倒也沒有更多風波。

這個縣的轄境不大,關係卻不是一般的錯綜複雜,只因為近三十年來,嘉魚縣出了很多如今還在地方州郡身居高位、手握實權的武將,光是一州將軍、副將就有兩位,更不談那撥跟隨宋長鏡、洛王宋睦去往蠻荒的武將,所以遍地的將種子弟,而且江湖幫派也多,所以在大驪官場有“第四縣”的說法。

想要當好嘉魚縣的父母官,不比長寧縣韓禕和永泰縣王湧金輕鬆太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