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玥瑤輕輕放下竹筷,青瓷碗裡最後只剩點點湯汁。
她取過素紙拭了拭嘴角,這時,楊軒直接將休息間的榆木小桌挪到窗前,桌腳與地板摩擦發出細微的沙響。
蘇玥瑤則慢慢將手札書頁在月光下徐徐鋪開,月光透過紙面頓時泛起明顯的輪廓走向...
蘇玥瑤懸腕運筆,輪廓開始在紙上舒展,每一道輪廓都浸著月色的清冷與溫柔。
楊軒立在一旁,時而為她遞上試筆的毛邊紙,時而調整透卷角度。
他的動作很輕,像是怕驚擾蘇玥瑤的筆勢,又或是怕驚擾了書頁上正在甦醒的靈韻。
硯臺中的墨色漸漸濃了又淡,淡了又濃。如同窗外流轉的時光。
不知何時,皎潔的月光已悄然攀上窗欞,透過素紗在古籍上織就一幅朦朧的水墨。
那些斑駁的光影與修復中的字跡交融,彷彿給沉睡千年的文字披上了一件銀紗衣。
蘇玥瑤輕輕揉了揉酸澀的眼睛,指節因長時間握筆而微微泛白:“...這地方的筆畫走勢...她語氣疲憊,筆尖懸在那片殘缺的象形文字上方,遲遲不敢落下,\"我實在拿捏不準...不敢輕易下筆...”
楊軒聞聲俯身一看,目光停留在那頁殘缺的象形文字上:“要不這樣,我來試著繪一下,你去休息一會兒。你已經忙了快一半晚了。”
蘇玥瑤抬起頭,看見楊軒的側臉被月光鍍上一層柔和的輪廓,她眼中帶著猶豫:“可是……這些文字的結構很複雜,我怕你——”
楊軒笑著打斷了她,語氣中帶著幾分自信:“放心,我可不敢亂來。
蘇玥瑤站起身,舒展雙臂的動作像一隻慵懶的貓,髮絲在背後流淌成一道黑色的瀑布。\"那就辛苦你了。\"
她轉身走向一旁的休息區,端起水杯,杯壁上的水珠沾溼了她的指尖。她小口啜飲著,目光卻穿過氤氳的水汽,落在楊軒身上——他正俯身在月光的光暈裡,側臉的線條被月光描摹得格外清晰,連睫毛都在紙面上投下細密的影子。
接過筆的楊軒開始專注於眼前的文字,大概是對字的認識程度亦或是對自己筆法的自信,筆鋒觸及紙面的瞬間,竟與千年前的筆勢完美重合。
他每一筆都如清風拂過,起承轉合間自帶韻律,勾勒出的軌跡,彷彿早已在時光中定型,渾然天成。
過了一會兒,蘇玥瑤走到楊軒身旁,低頭看著他重繪的文字,\"哇...\"她下意識地輕撥出聲,\"你這字...比我這個專業的寫得還要好。\"
楊軒抬起頭,笑著搖了搖頭:“哪有,我只是臨摹得像了一點。”
蘇玥瑤纖長的手指輕撫過泛黃的書頁。她忽然抬頭,眼中閃爍著驚異的光彩:“真是奇了,你筆下這些新勾的線條,竟與手札上的筆勢分毫不差,連轉折處的氣韻都...一模一樣!“
楊軒執筆的手頓了頓,筆尖懸在硯臺上方,一滴墨珠將落未落。\"月下運筆,最得古意。\"
他的聲音忽然染上幾分悠遠,\"當年懷素和尚夜抄經卷,就是藉著這般澄澈的月光,悟出了驚鴻游龍的筆勢。\"
蘇玥瑤的目光在古籍與楊軒之間來回遊移,睫毛快速眨動著:\"真的??\"
楊軒點了點頭“這只是臨摹得像一點了,沒多大神奇的...”
蘇玥瑤沒有再多說什麼,目光在重繪的象形文字輪廓上游移,忽然想起師父當年的話:筆墨傳承,不在形似,而在氣韻相通。”
轉頭看向楊軒:“你這輪廓描繪得真是流暢,筆觸之間的氣韻都出來了。要不這樣,你重繪輪廓,我來填充墨水。我們分工合作,效率會更高。爭取今天完成一大半”
楊軒點了點頭:“好,正好我也覺得重繪輪廓比較順手。”
蘇玥瑤微微一笑,:“你這輪廓繪得這麼好,我填充起來也順手多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