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長樂先生在回應我們呢。”方蕩不知何時站在了他身後,手裡捧著那本《民間急救方》。書頁被風吹得翻動,停在了夾著玉蘭花瓣的那一頁。“你看,她早就說過,心若有根,縱隔生死,亦能開花。”
趙樂忽然想起自己銀鎖上的“樂”字。他一直以為這“樂”是快樂,此刻才明白,是“傳承”——是長樂把善意傳給娘,娘把念想傳給自己,自己再把這些故事傳給更多人。就像這棵杏樹,明明該開杏花,卻開出了槐花,因為它的根裡,早就埋下了槐花的種子。
雪停的時候,酒樓來了群孩子。他們是附近學堂的學生,手裡捧著各式各樣的物件:有畫著槐花的畫,有錄著笑聲的竹筒,還有用彩紙折的槐花串。“先生,我們想把這些放在閣樓裡,”領頭的孩子說,“先生說,這裡藏著全世界最溫暖的故事。”
趙樂把孩子們的物件一一擺好。畫掛在琴師的曲譜旁邊,竹筒放在李三的藥箱上,彩紙槐花串則系在了閣樓的欄杆上。風一吹,槐花串輕輕晃動,像一串串小小的風鈴,發出細碎的響聲。
方蕩看著這一切,忽然想起長樂在信末畫的那朵槐花。它不是盛開的樣子,而是含苞待放,旁邊注著“縱經霜雪,亦能香徹骨”。原來她早就知道,真正的花開,從來不是一時的絢爛,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把善意的種子埋進土裡,等著它在時光裡,長成滿樹芳華。
那天晚上,趙樂在賬本上寫下了新的故事。他說:“今天,杏樹開了槐花。我知道,這不是奇蹟,是無數個被溫暖過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讓善良永遠活著。”
寫完,他抬頭看向窗外。月光落在老杏樹上,槐花在夜色裡泛著淡淡的光,像誰提著盞燈籠,站在時光的盡頭,笑著說:“你看,人間的春天,從來都不晚。”
閣樓裡,那本《民間急救方》靜靜地躺在桌上,玉蘭花瓣夾在“相思湯”的方子旁,彷彿在說:所有的思念,最終都會變成溫暖的力量,在人間,生生不息。
方蕩站在魂族地界的入口處,望著眼前被濃霧籠罩的山谷,深吸了一口氣。他身上穿著粗布縫製的魂族服飾,頭上裹著深藍色的頭巾,將自己原本的樣貌掩蓋了大半。懷裡的《民間急救方》被緊緊壓在衣襟下,書頁間的玉蘭花瓣彷彿帶著某種溫度,熨帖著他有些慌亂的心。
“新來的?”一個沙啞的聲音從旁邊傳來。方蕩轉頭,看到一個揹著竹簍的老魂族人,臉上刻滿了歲月的溝壑,眼睛卻亮得驚人。
“是,前輩。”方蕩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謙卑,“前來參加學院考核。”
老魂族人眯起眼睛打量著他:“從東邊來的?”
“是,家鄉遭了災,聽聞魂族學院收留流離之人。”方蕩按照事先編好的說辭回答,手心卻微微出汗。他知道,魂族人對氣息的敏感遠超常人,任何一絲破綻都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老魂族人突然笑了,露出嘴裡僅剩的幾顆牙齒:“去吧,穿過迷霧谷,到了學院門口,報上‘槐生’的名字,自會有人接應。”
方蕩心中一怔,這名字他從未聽過。但他不敢多問,只是恭敬地行了一禮,轉身走進了濃霧之中。剛走幾步,就聽到身後傳來老魂族人的聲音:“記住,在魂族地界,看得見的未必是真的,看不見的才藏著活路。”
霧氣濃得像化不開的牛奶,方蕩只能看清腳下三尺的地方。地面鋪滿了柔軟的苔蘚,踩上去悄無聲息,只有偶爾傳來的不知名鳥類的啼叫,在山谷中迴盪。他按照臨行前趙樂給的地圖,憑著記憶中的方向前行,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衣襟下的書頁。
忽然,濃霧中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方蕩立刻屏住呼吸,躲到一棵粗壯的古樹後。只見幾個穿著黑色斗篷的人匆匆走過,手裡提著閃爍著幽藍光芒的燈籠,燈籠上畫著奇異的符號,像是某種古老的圖騰。
“聽說今年的學院考核格外嚴格。”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
“畢竟是百年一次的‘魂啟’大典,長老們都很重視。”另一個聲音回應,“不過也奇怪,明明是魂族內部的事,卻允許外族人參加。”
“誰知道呢,據說和當年那位留下的預言有關……”
聲音漸漸遠去,方蕩從樹後走出來,後背已經被冷汗浸溼。他知道,他們口中的“那位”,很可能就是長樂。趙樂曾說過,長樂的祖輩似乎與魂族有著某種淵源,只是具體的故事早已湮沒在歲月裡。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終於出現了一絲光亮。方蕩加快腳步,穿過最後一層霧氣,眼前豁然開朗。一座依山而建的古老學院出現在眼前,青灰色的瓦片在陽光下泛著微光,院牆上爬滿了墨綠色的藤蔓,藤蔓上開著淡紫色的小花,散發著奇異的香氣。
學院門口站著兩個身穿白袍的少年,腰間繫著銀色的腰帶,腰帶上掛著一枚小巧的玉佩,上面刻著“魂”字。方蕩走上前,按照老魂族人的囑咐報上名字:“我叫槐生,前來參加考核。”
其中一個少年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遞過來一塊黑色的令牌:“拿著這個,去三號院報道。考核明日開始,在此期間不得擅自離開學院。”
方蕩接過令牌,令牌入手冰涼,上面刻著複雜的花紋,仔細看去,竟與《民間急救方》扉頁上的圖案有幾分相似。他心中一動,不動聲色地將令牌收好,跟著另一個少年走進了學院。
學院內部遠比外面看起來更廣闊,一條條蜿蜒的石板路將各個院落連線起來,路邊每隔幾步就有一盞石燈,燈座上雕刻著不同的植物圖案——有槐樹、有玉蘭、還有一些方蕩從未見過的奇花異草。
“這裡是‘百草院’,”引路的少年介紹道,“魂族的醫者都在這裡學習。”
方蕩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院子裡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草藥,幾個穿著綠袍的學子正在彎腰採摘,動作輕柔得像是在撫摸什麼珍貴的寶物。他忽然想起長樂在書中記載的各種草藥特性,那些看似枯燥的文字,此刻在他眼前變成了生動的畫面。
來到三號院,引路的少年留下一句“明日辰時在演武場集合”便轉身離開了。方蕩推開院門,只見院子裡已經站著十幾個和他一樣前來參加考核的年輕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穿著各異,但臉上都帶著同樣的緊張和期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