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會再讓任何一個人,真正走進他心裡了。
客廳的壁爐燃著小火,暖黃的光映在夏知薇臉上,卻襯得她神情格外冷。
她坐在地毯邊,膝上攤著一本封皮泛黃的書,那書套著一層《資本邏輯的斷層結構》封皮,看似是一本晦澀經濟類讀物,實際卻是另一個世界的入口—江雲熙的日記本。
她的手指摩挲著書角,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這是她無意中發現的。
幾天前,她原本想找顧承硯籤一份重要的股東協議。
他臨時出門接電話,將書放在了沙發靠墊下。
她不經意地掀開墊子,書掉在了地上。
她隨手撿起來,原本並未在意,只是手感不同—這不像公司常用的那種精裝檔案冊,更像是某種隨身記事。
她翻開一頁,筆跡熟悉—那是她在無數次照片和簽字頁上見過的江雲熙的字。
她愣了幾秒,呼吸頓時沉了下去。
不是她的錯覺。
顧承硯最近的確變了。
他會在深夜坐在窗前,一看就是一個小時。
他會在午後的陽光下捧著這本書,有時神色發怔,有時輕輕笑起來。
那笑意不屬於她。
她曾以為時間會稀釋江雲熙的存在,沒想到江雲熙從未真正離開過,甚至活得比她更真實—在這本日記裡,在顧承硯的回憶裡,在他們之間始終若隱若現的縫隙裡。
她翻動著那些娟秀字跡。
—“今天是我們一起買房的第一天,顧承硯說他要為我打造一個永遠不會下雨的家,我信了!”
—“他出差前偷偷塞了一顆糖進我包裡,笑著說‘等我回來,給你買一麻袋’……我假裝沒看見,但心裡卻甜到不行!”
—“我們吵架了,我摔門走了,但沒走遠。
五分鐘後他追出來,說‘你要去哪兒?我車鑰匙在你兜裡’……我又氣又笑!”
一行一行,一頁一頁,江雲熙的生活全都攤開在她眼前。
那不是甜言蜜語的矯情文字,而是血肉俱在的真實情感,是一個深愛著顧承硯的女人,用一顆心、一雙眼、一支筆記錄下來的點點滴滴。
那些細節—她不知道。
那些情緒—她不曾擁有。
她讀到最後一頁,停頓很久。
—“我知道他可能會變。
但我沒想過,變得這麼快。
顧承硯,你要是真的不愛我了,就告訴我,不要讓我在你身邊活得像個笑話!”
這一刻,夏知薇的指甲死死扣進紙頁,整個人的臉色陰沉得彷彿壓了一整層烏雲。
她嫉妒,極度嫉妒。
顧承硯的眼睛裡從未為她泛過這樣溫柔的光。
他為江雲熙笑,為她發呆,為她保留一份日記本,每晚都翻閱,像是在補償,又像是在悔悟。
可他對她呢?
他給她的是配合、是沉默,是表面上的安穩—卻不是心。
她不甘。
她辛苦了這麼多年,小心翼翼從一個外人走到顧家女主的位置,犧牲了尊嚴,犧牲了名聲,忍下了所有鄙視和惡意,卻始終只能獲得一張“合適”的標籤。
她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江雲熙還活著,還活在這個世界上。
她就是那道永遠壓在自己頭頂的陰影,不徹底除掉,她就永遠無法真正擁有顧承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