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小娃,搬空渣爹庫房跟著外祖一家去流放

第853章 被重視的感覺

一行人穿過月洞門,眼前豁然開朗。\"熙春歸\"三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那匾額用的是上等紫檀木,邊緣雕著精緻的花紋,漆面光可鑑人。

“孝康哥哥,你這構思可真巧,是如何想出來的?”面對浦哥兒的疑問,胥子澤但笑不語。

小院的取名,他可謂費盡腦汁。名字拆開,前置、後置,甚至析義、典故都翻了個仔細,最終才讓自己滿意。

以“熙”為魂,暗藏“春熙”二字,既呼應丫頭閨名,又寓“春回熙暖,伊人歸來”之意。院門懸小匾,書“熙春歸”三字,旁題詩句:

“朝朝暮暮,熙光所照,皆為春熙歸處。”

景明月眼尖,瞧見落款處一方朱印,正是大皇子私印\"康\"二字,不由抿唇輕笑。

一筆一畫,皆是相思,果然還是大皇子殿下的親筆所書。

院門兩側栽著兩株垂絲海棠,此刻花開正豔,粉白相間的花瓣隨風輕舞,恰似給來人鋪就一條香徑。浦哥兒伸手接住一片飄落的花瓣,驚歎道:“這海棠品種罕見,竟能在盛夏初秋開花。”

胥子澤負手而立,眼中閃過一絲得意:“南詔進貢的四季海棠,特意命人把小屋建在水井上,剛剛移栽來的。”

踏入院內,迎面是青石鋪就的庭院。那青石並非尋常石板,每塊都暗刻雲紋,拼合成連綿的祥雲圖案。

匠人將兩桶水往上面一潑,如同雨水剛過,石面上水光瀲灩,竟似雲海翻騰。

靈兒提著裙襬蹦跳而過,忽然\"咦\"了一聲:“這石頭怎的這般溫潤?”聞訊而來的一個工匠忙解釋:“回姑娘的話,這是工部特製的暖石,底下埋著銅管,冬日可引溫泉水迴圈。”

“那冬日裡院子可不就暖洋洋的?”

得到工匠肯定的回答,“若非下雪,院裡花草冬日亦可長綠。”

這樣的回答讓所有人都驚歎不已,景春熙看向胥子澤欲言又止,也不知該說什麼。再看看四周的佈置,用料也不算是太奢華,也就無奈笑笑。

正房前立著座大理石影壁,通體雕著幅《春熙圖》。細看那畫中女子踏青歸來,衣袂翩躚處竟與景春熙有七分神似,後面緊跟著的玩耍的男童卻比浦哥兒小了幾歲。

瑾姐兒剛要驚呼,又被明月一把捂住嘴。影壁背面陰刻著首迴文詩,正讀是“春水初生青林初盛”,倒讀卻成“熙來攘往熙笑嫣然”。

簷下懸著十二盞琉璃宮燈,燈罩上燒製著十二個月令花卉。最奇的是那燈穗,遠看是尋常流蘇,近觀才發覺每根絲線上都綴著米粒大的玉珠,刻著微雕。

東廂窗前栽著一叢湘妃竹,竹身上長著天然斑紋,很是特別。浦哥兒撫竹驚歎時,隨行老匠人又低聲道:“為尋這幾竿竹子,殿下派人踏遍了山間竹林。”

西廂廊柱上掛著的銅風鈴也別具匠心,鈴舌做成含苞的玉蘭形狀,隨風輕晃時,隱約能聽見歡快的曲調。

正房內陳設更是處處見巧思。多寶閣上擺著對琺琅彩瓷瓶,遠看是尋常花鳥紋,換個角度卻顯出比翼雙飛的圖案。

梳妝檯旁的銅鏡居然是全身鏡,照得人無比清晰。

最絕的是書房那方澄泥硯,墨池形狀恰這府裡的微縮圖景。胥子澤執起景春熙的手按在硯臺上,輕聲道:“你且細看。”只見硯底暗藏機關,輕輕轉動便露出枚羊脂玉印,上刻\"春澤並茂\"四字。

看見前面兩字,景春熙臉一紅,連忙再按一次,讓機關重新關上。

閨房裡還沒有任何東西,胥子澤解釋,“正在定做,不會耽誤入府的時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