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北方的冬天很冷,這個技術對我們很有用!”吳金花驚喜的低呼一聲。
“沒錯!”海因裡希爽朗的笑了起來。
總裝線的盡頭,一輛墨綠色的轎車緩緩駛出,車身上還掛著代表除錯的紅繩。
海因裡希教授輕輕的敲了敲車門。
“這是我們為春季車展準備的車型,輕量化車身能節省不少的資源。”
“輕量化材料很貴吧?”吳金花合上筆記本,輕聲問。
“初期的確很貴,但是能推動技術進步,”海因裡希教授笑著推了推老花鏡,“熬過了冬天,我們就能看到新春的綠色了。”
吳金花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她看著那輛緩緩行駛的轎車,心中暗自盤算著這項技術未來在市場上的潛力。
輕量化車身不僅能提高燃油效率,還能減少排放,對環境保護大有裨益。
她相信,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這項技術必將廣泛應用,帶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海因裡希帶著他們走向了第三條生產線,那裡怔在組裝吳金花改良過後的柴油發動機。
“這裡,”他指向一臺正在組裝的發動機,“你改良的燃燒室設計讓我們省去了兩道加工工序。”
吳金破圖住呼吸,看著工人將改良後的活塞裝入氣缸。
那小小的金屬零件上凝結著她數不清的日夜的心血,現在正在世界頂尖的汽車工廠裡發揮價值。
“你們華夏的機械製造水平能達到這個精度嗎?”
一個年輕的棕發工程師突然問道,語氣中沒有惡意,只是純粹的好奇。
車間裡突然安靜了。
李牧川眉頭微微皺起,正要開口,吳金花卻用算是很流利的得意回答道:“是,目前整體上海市有差距,但是我們在區域性領域已經有所突破。”
她指了指燃燒室,又指了指自己的鼻尖:“這是我改良的燃燒室設計,貴公司現在正在使用我的改良方案。”
犇馳的工程師們顯得很詫異,有人發出了讚歎聲。
吳金花指向活塞頂部:“看到這個W型凹槽和導流稜了嗎?我們利用流體力學原理,讓油氣混合更均勻……”
她的專業術語用的精準,解釋清晰有力。
提問的工程師露出欽佩的神情:“你的德語比很多德古國學生還要專業。”
“技術沒有國界。”吳金花微微笑著收起筆記本。
海因裡希教授讚許的拍了拍她肩膀:“說得好!走吧,我們繼續參觀質量檢測線。”
檢測車間要比其他區域安靜很多,十幾臺發動機同時在不同裝置上進行震動、噪音和排放測試。
李牧川注意到每臺發動機完成全部測試需要幾個小時,可檢車裝置卻有一半時間是空閒狀態的。
“這樣的效率有點低。”他用中文低聲和吳金花說,“如果採用並行檢測方法就好了。”
吳金花眼睛一亮,用中文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不是想要說,如果把震動和噪音測試臺合併,一個工位能完成兩種檢測,效率能提高很多,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