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第35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他猛地抬頭,目光灼灼,直視著龍椅上那個陷入巨大震撼的父親。

“‘弱民’之道,已經不符合大秦。”

“這天下,歸根結底是萬萬黔首的天下。”

“或許上古和今天不一樣,但道理,是相通的。”

“如果沒有我們數百萬的老秦人,不畏生死,浴血奮戰,父皇您又怎麼可能成為天下的王,怎麼可能建立這不世功業?”

“如果失去了這數百萬老秦人的心,黔首,一樣會反抗!”

“王侯將相,寧真有種乎?”

變法!

從天幕出現的那一刻起,這個龐大的帝國,就真的到了不變不行的時候了!

罕見的嬴政沒有出聲,他陷入了長久的沉默。只是盯著贏辰。

眼中翻湧著震驚、憤怒,懷疑,以及一絲他自己都未察覺到的…動搖。

腦海中,不受控制的閃過了一幕幕的畫面。

年少時在趙國為質,見證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庶民疾苦。

統一戰爭中,那些‘聞戰而喜’,為了爵位而奮不顧身的老秦人……

“商君之法,真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了?”

這個念頭如同魔鬼一般滋生,讓他感覺到心亂如麻。

這時候,一個嘶啞的聲音,打破了平靜。

“一派胡言!”

被鐵拷束縛著的李斯,掙扎地跪在地上,用盡全身力氣吼道:“陛下不可聽六公子妄言,若無嚴刑峻法,六國遺民如何懾服?”

“今日對黔首稍露寬仁,明日便是烽煙四起,天下大亂!”

“陛下,弱民、疲民、辱民,方能使民畏法,國祚永固,此乃商君之法精髓,萬萬不可動搖啊。”

法家之道。

可是帝國的根本,怎麼能夠因為黃口小兒的三言兩語就動搖呢?

贏辰卻是搖了搖頭,他轉向李斯,眼中帶著一絲憐憫。

“廷尉,理論已無須多言。我們來看一組數。”

他轉向嬴政,朗聲道:“天幕曾言,長城、靈渠為千秋之業。”

“但父皇,您可知修建靈渠,民夫死傷幾何?十萬民夫,三成埋骨他鄉!若長城亦是如此,那又是數十萬性命!”

“兒臣並非要全盤否定法度,而是認為,治國之道,當有所變革。”

他向前一步,鏗鏘有力地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兒臣以為,可暫緩阿房宮等非急要之工程,分批徵調民夫,使民力得以喘息。”

“對於六國故地,可保留其部分舊俗,分而治之,以換取地方安穩。這便是仁德為表,法度為骨,道家無為而治之術為用!”

“治大國如烹小鮮——火候是法,調料是德,食材是民,缺一不可!”

沉默的嬴政,隨即抬頭來,對上了贏辰的目光。

“夠了!”

他沒有再看贏辰,轉身走向殿外,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此事,容後再議。”

正如贏辰所言,治大國如同烹小鮮,大秦帝國在商君之法構築的戰車上延續太久。

祖龍這個掌舵人,要想讓帝國轉向,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牽一髮而動全身,龐大帝國的治理,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講明白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