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宮深處。
嬴政寢宮裡,巨大的青銅燈架上,燭火搖曳。
帝王的影子因而拉長,投射到牆壁上,顯得相當寂寥。
他負手而立,觀看著那副囊括了整個大秦疆域的巨大疆域圖前。
從長城到楚國百越之地,從東海之濱到隴西邊陲,每一寸土地都是嬴政橫掃六合功業的見證。
然而此刻,贏辰的話語就好似跗骨之俎,在他的腦海中反覆的迴響。
“權力的根本來源,在於黔首!”
“民心才是社稷之基石!”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些話語,將嬴政一直以來信仰的‘弱民強國’之道,砸出了道道裂痕。
“大秦要變,朕又豈知不變?”
六國一統,那就意味著天下安定。
可天下安定下來,軍功爵制許諾的土地,獎賞卻無法兌現。
他考慮百越,打擊匈奴,讓大秦帝國這臺戰車能夠重新換個方向。
橫掃六合之功,將他推到了帝王人生的巔峰,自認為蓋三皇五帝的他,卻見到了‘二世而亡’的未來。
這,讓嬴政頭一次感受到了作為帝王的無力。
脫離‘商君書’,離開法家之道,贏政確實想不到,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軍功爵的問題。
讓大秦這套戰車,能夠慢的下來。
“如果是他,會如何做呢?”
再次將目光掃向地圖,嬴政的腦海中出現天幕‘昭武大帝’的畫面。
眼前更是好似出現了‘昭武帝’的身影,直面著嬴政進行一場對於帝國未來的辯論。
他沒有將那道身影視作自己的兒子,而是一個來自未來,與自己平等的‘帝王’!
“輕徭薄賦,國庫如何充盈?!”
他對著空無一人的大殿,在心中厲聲質問。
那道“影子”的聲音,冷靜地在他腦中響起:“一個餓殍遍地的國度,縱有金山銀海,也不過是陪葬品。”
“民富,則國強,百姓手中的餘糧,才是帝國最穩固的糧倉!”
嬴政眼神一凝,繼續在心中駁斥:“不行酷法,六國餘孽如何震懾?天下如何安定?”
“陛下的威嚴,源於橫掃六合的功績,而非懸於百姓頭頂的屠刀。”
“以恐懼維繫的忠誠,如沙上之塔,風一吹,便散了。唯有讓天下人看到生路,看到希望,他們才會真心擁護大秦!”
“不修宮室,不建馳道,帝王威儀何在?大秦的強盛如何彰顯於世人?!”
“真正的威儀,是萬民的叩拜與敬仰,而非宮殿的巍峨。”
“真正的強盛,是戶戶有餘糧,人人有衣穿,而不是疲於奔命的無盡勞役!”
誠如贏辰所言,對於任何君主來說,學術理論都是統治國家的‘工具’。
法家能用強秦就用,不能用嬴政自然也會考慮,如何拋棄。
《商君書》是強秦的根基,絕不可廢。
但這根基之上,需要有新的變化。
至於如何變,怎麼變,這需要最縝密的考量和最大膽的嘗試。
嬴政挺直了腰板,心中已經有了一絲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