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第42章 昭武三策,祖龍震驚了

“老六這小子,不是在未來當皇帝了嗎?他又是如何面對‘軍功爵’制度帶來的問題的。”

帶著困惑的嬴政,繼續看向了天幕,試圖透過天幕獲得答案。

天幕主播的聲音響起,如同嬴政所期望的那般,給出了回答。

“面對‘軍功爵’制帶來的隱患,我們的‘昭武帝’是如何做的呢?”

主播的聲音,開始再次變的激昂不已。

“面對帝國最大的隱患,軍功爵制引發的危機,昭武帝沒有選擇始皇帝那樣單純的將矛盾向外轉移。”

“昭武帝清楚,那就是堵不如疏,就在登基以後,他頒佈了被後世史學家稱為安定大秦亂世的關鍵三策——”

“徹底盤活了大秦帝國面臨的死局。”

“其一,就是《實邊授爵令》,安撫了北地軍三十萬的秦軍精銳。”

天幕畫面切換,來到了九原大營。

“大秦皇帝令——”

“今天下重新安定,然胡虜未定,北疆不寧,從今日開始,北地軍戌邊三年,授田五十畝於雲中、九原之地。”

“斬胡虜首級一顆,其功等同於沙場上斬敵將首級,增授田百畝,賜奴三人!”

“凡能拓邊一里者,全軍將士,爵升一級!”

《實邊受爵令》的出現,有效的緩和了駐紮邊疆軍隊存在的怨氣。

更加籠絡了北地軍為自己效力,相比起對外開拓打匈奴。

而昭武帝更加側重於對於邊疆的大開發。

“相比起秦始皇嬴政時代,戌邊的秦軍更加忠誠於咸陽的秦三世天子。”

“這也成為了未來,大秦能夠徹底打敗六國聯軍,關鍵策略之一。”

轟!!

天幕的話語,讓嬴政心神一震,他怎麼就想不到呢?

比起持續的給予土地資源開發,相較之下昭武帝所做的要靈活多了。

而且,《實邊授爵令》還存在巨大的好處,那就是把國家供養的邊防軍團。

變成了國家+軍隊自己供養,有效的減少了對於國庫的支出。

同時,緩和了因為土地問題造成的軍心不穩。

角落裡。

贏辰的嘴角抽搐,天幕上那個自己直接把‘屯田制’都湧出來了。

‘屯田制’實際上就是把國家邊防壓力,變成內部晉升的動力。

這套體系和‘軍功爵’制繫結,更能夠穩固大秦軍功爵制度帶來的問題。

“誠然,《實邊授爵令》穩定帝國軍心,但六國境內已經烽煙四起。”

“就在章邯率軍迎戰關東叛賊周文的時候,昭武帝的第二策,便是《告六國黔首均田令》!”

內容簡單粗暴:凡從逆之六國貴族,其名下所有田產、山林、奴僕,一經平定,盡數分予當地無地、少地黔首。

助官軍平叛者,優先分配,並給予賞錢百。

一招釜底抽薪,瞬間在六國故地掀起了十二級地震!

畫面中,無數正在為“復國”而歡呼的農民,在聽到這道詔令後,眼神立刻就變了。

他們看向身邊那些舊貴族地主們的眼神,不再是敬畏,而是餓狼般的貪婪!

“跟著王打仗,打贏了田還是他家的。幫著秦軍,打贏了田就是我自己的!”

這種最樸素的念頭,迅速在底層蔓延。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