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祖龍想開口,對自己好大兒說些什麼的時候。
天幕的畫面流轉,不再侷限於昭武帝一人。
楚地故都,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正顫抖著雙手,撫摸著一件被精心保留下來的楚式漆器。
那熟悉的鳳鳥紋路,讓他渾濁的雙目,流下了兩行清淚,口中低聲唸誦著屈子的《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畫面再轉,齊地臨淄,稷下學宮舊址。
一位儒生手捧《秦禮》,將其與《周禮》並列於案前,反覆比對。
他時而皺眉,時而舒展,最終,他整理衣冠,朝著咸陽的方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
北地燕趙,南郡江湖,東海之濱,西陲隴右……
無數的畫面閃過,不同服飾、不同習俗的六國遺民,在各自的家園中,生活得以延續,文化得以傳承。
最終,所有的畫面,都匯聚成了兩個醒目的金色大字——“秦人”。
天幕的畫面亮起,那天幕上的主播做出了最後的總結。
“正是因為昭武帝發自肺腑的‘民本’思想,他才能超越歷代所有君王。”
“後世史官在評價他時,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天幕上,因而出現了金色的史書文字:
“始皇帝合六國為‘秦’,乃地域與制度之合,然昭武大帝,以‘民為本’,修《秦禮》,納百家,使得天下無論秦、楚、齊、燕、皆有共同之文化,共同之歸屬,共尊一位帝王。”
“自此,‘華夏’概念不再是空泛的地理概念,而是成為一個偉大民族的共同之名!”
“他,重新定義了華夏!”
最後的定語,讓嬴政的所有情緒,化作了長長嘆息。
自己統一的是土地,而他未來的兒子,統一的卻是人心和文明。
在這種層面上,他確實是輸了。
他的眼中,頭一次露出了,屬於父親的,發自內心的驕傲情緒。
章臺殿內,嬴政眼中驕傲的情緒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無名之火。
他扭頭,目光掃過角落裡努力降低自己存在感的贏辰。
這小子,藏得如此之深。
有這般經天緯地之才,卻在自己面前裝了這麼多年。
再看看自己悉心栽培的長子扶蘇,與之相比,簡直判若雲泥。
一個,成為了天幕上光芒萬丈,重塑大秦社稷,定義了‘華夏’二字的昭武大帝。
一個呢,卻是看著溫良恭儉,滿口仁義,卻對於大秦根本毫無認知,天真愚蠢的長子。
自己難不成,真的沒有培養繼承人的能力?!
巨大的落差感,還有被贏辰戲弄的情緒,讓嬴政可以說越想越氣。
此刻,胸中那股鬱結之氣更是幾乎要炸開。
“完啦,情況不妙啊。”
贏辰瞪圓了眼睛。
皇帝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他能夠感覺到帝王眼神中蘊含著的情緒。
正想著如何應付的時候,嬴政卻將視線從他的身上移開了。
而後,他的目光落在了扶蘇的身上,隨即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那龐大的身影帶來的壓迫感,讓整個大殿的空氣都為之凝固。
“扶蘇!”
嬴政的聲音不大,卻有一種莫名的重壓,讓周圍人都感覺到心頭一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