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那邊,孤會去說。他將‘鹽鐵官營’事務交予孤,便是對孤最大的信任。”贏辰的語氣篤定,充滿了強大的自信,“孤自然不會辜負父皇的信任,必會將事情做得盡善盡美。”
他向前一步,壓低了聲音,笑意更深:“詳細的,不如待‘鹽鐵都尉府’正式確立,上將軍可來府中與孤攀談一二。”
贏辰吃準了,王翦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自己給出的利益,足以讓整個秦軍都為之動心。
“那臣,就靜候公子佳音了。”王翦緊繃的神情終於鬆動,對著贏辰深深一揖。
毫無疑問,贏辰的話,讓他極為滿意。
目送王翦的身影消失在殿門處,贏辰臉上的笑意緩緩收斂。
王翦這邊搞定。
那麼,接下來他就得思量一二,那就是這‘官山海’策,他要如何行才能完美成功了。
…
六國故地。
某處,雲霧繚繞,古木參天。
黃石公靜坐于山崖之上,白髮如雪,衣袍獵獵,猶如一尊不染塵世的神明。
“弟子,拜見老師。”
張良踏步而來,神色肅然,躬身深拜。
抬起頭時,他的眼神透著沉重與迷茫。
“天幕顯現,妖言惑眾。”
“弟子一心復韓,如今因天幕之變,恐難實現復韓大業。”
說到此處,他拳頭微微攥緊,指節泛白。
“心中困惑,求老師解答。”
張良並非單純為一國復仇之人,他心懷治平天下之志。
然而此刻——天幕的出現,宛如當頭一棒,將他的信念硬生生劈開一道口子。
天幕所顯,讓他不得不面對一個刺骨的事實:
自己傾盡心血、以命搏殺,只為復韓、滅秦。
可天幕卻告訴他——大秦在未來,被“三世皇帝”挽救。
而那位“三世皇帝”,更是不遜於上古聖賢的明君!
天下在其手中,百姓安居,四海昇平,萬國來朝!
這一幕幕,被天幕毫無遮掩地映入張良眼底。
他心中,不止是震動,更是如潮的疑惑與茫然——
自己所堅持的一切,是否從一開始,就錯了?
“《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黃石公微微一笑,緩聲而道,“夫天地之運,四時之遷,皆有數焉。天道無常,唯德是輔。”
“昔者周公誅管、蔡,以安周室;齊桓九合諸侯,而尊周天子。是時未嘗專為一國之私,乃順勢以行,因時以制。”
“汝所謂‘復韓’,乃一時之志;而天下蒼生,乃萬世之業。”
“今天幕所顯,不過天機之一隙,非可盡信,亦不可不察。觀其勢,則知秦之治有可興之道。”
“君子處世,當知《春秋》之義:大義存焉,小怨舍焉。”
“若能轉韓之一隅之志,為四海蒼生之志,則雖改初願,亦成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