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實行戶籍制度,對於稅務的徵收有自己一套標準。
可六國境內呢,貴族封地的賦稅會隨著貴族心意隨意性大。
剝削上,更為嚴重。
而秦還有軍功爵制,黔首可以有上升空間。
但是六國就不同了,貴族可以隨意兼併土地,甚至剝削。
公平是相對的。
比之其他六國,黔首當兵戰死,那麼連撫卹都不會有。
天幕的畫面變化,一左一右列出了六國黔首和秦國黔首在統一戰爭前的境地。
對比下來的話,居然是秦國這邊的黔首過的比六國要好。
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天幕的畫面沒有停歇,冰冷的字跡繼續浮現。
【為何說六國復辟,是比秦之暴政更為血腥的人間地獄?】
【其根源,在於制度!】
【商君變法以來,大秦‘廢井田,開阡陌’,打破了貴族對土地的絕對壟斷。黔首耕種自己的土地,依法納稅,雖有徭役,但一切皆有法度可依。】
【而六國之內,貴族封地遍佈。賦稅之額,全憑貴族心意,可隨意增減。黔首於貴族,無異於私產,生殺予奪,盡在其一念之間。】
【大秦有軍功爵制,黔首縱使出身貧寒,亦可憑戰功博取功名,獲得上升之階。】
【六國之內,階級固化。貴族可隨意兼併土地,剝削黔首,平民永無出頭之日。戰死沙場,莫說撫卹,連收屍之人都無。】
這樣一番對比,讓天下無數曾心懷故國的六國黔首,徹底啞然。
他們猛然間發現,自己日夜咒罵的暴秦,在某些方面,竟然比他們記憶中早已美化了的“故國”,要公平得多。
不當人這方面,秦國這邊似乎顯得更加‘人性化’了。
原來,秦國的統治,未必就比所謂的“故國”要差。
而天幕的畫面,轉向了六國貴族,主播的語氣,更多了幾份對於六國的批評。
【至於六國貴族,當真忠於故國?】
【我們以‘三家分晉’為例子,趙、韓、魏三國的王室,曾經不是晉國的公卿嗎?】
【又為何晉國亡了呢?!】
天幕的話語,讓趙、魏、韓三地的舊貴族臉色難看。
張良就更不用說了,冷汗落下。
他忠於韓國沒有錯,但韓國之前的晉國又該怎麼論呢?!
【所以,以此為例子,不少的六國公卿貴族,都有著‘竊國者為諸侯’的野心。】
【他們哪裡會在乎自己統治的國度,在在他們眼中,從無真正的君王,也無真正的國家。】
【一旦六國之內,出現一位真正忠心為國,能夠對黔首、士卒一視同仁的賢明貴族。】
【那麼,等待他的,絕不是同僚的輔佐,而是無窮無盡的迫害與構陷!】
【因為他的存在,會映襯出其他貴族的貪婪與無能,會損害他們對領地黔首的絕對控制!】
天幕的畫面一轉,指向了秦國。
【而秦國,面對六國湧現出的如此人物,若正面戰場難以取勝,又會如何?】
【很簡單,使用各種盤外招!】
【秦國會毫不猶豫地斥巨資,去收買那些嫉恨此人的六國貴族與官員,與他們合謀,共同害死這位國之棟樑!】
【一個願意為了私利而出賣本國英雄的貴族階層,如何能復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