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退至階下三步,抱拳肅立,丹鳳眼低垂。
【注:歷史上關羽用的不是關刀,本書戲化處理,依舊用耳熟能詳的關刀。】
隨後。
劉備下車步行十步,以示對賢士的尊重,言語如沐春風:“漢左將軍劉備,敬問諸葛先生安!聞諸葛先生有經綸濟世之才。今日冒昧造訪,望先生不棄鄙賤,賜教安民大計。”
客舍內。
目睹全程的諸葛亮,忍不住熱淚盈眶。
相較於記憶中的劉備三顧草廬,今日的劉備禮數更周,就連關羽和張飛二人都表現出了對諸葛亮的敬意。
雖無三顧,但有三敬。
一旁的龐統,亦是驚訝不已。
雖說劉備是聽了徐庶的諫言才屈尊親至,但能對未滿二十的諸葛亮禮遇如此,劉備的器量心志非常人能及!
“求賢如此,劉備果非常人啊!”
龐統暗暗驚歎,對劉備的興趣也更濃了。
面對劉備的“三敬”,諸葛亮不敢怠慢,忙率龐統出迎,徐庶亦在其後。
“亮久聞左將軍仁德大名,恨不能早日一見。而今左將軍屈尊親自,令此舍熠熠生輝。實乃亮之大幸啊!”
諸葛亮舉止儒雅,吐詞溫潤。
雖然只是一句客套話,但聽在劉備耳中卻猶如故友重逢一般,喜意自生。
關羽和張飛對視一眼,皆是暗暗感嘆: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世間竟真有此等人物!
寒暄一陣。
諸葛亮邀劉備入內,同席而坐。
徐庶立在劉備左側,龐統立諸葛亮右側,關羽和張飛侍立門口。
由於劉備早已跟徐庶推心置腹,故而在徐庶舉薦的諸葛亮面前,劉備也沒有遮掩大志。
敘禮過後,直言問道:“方今,朝廷雖定,但,內有奸臣竊命令主上蒙塵,外有叛賊作亂令國家動盪。”
“我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然我智術淺短,以至於奸臣猖獗、叛賊放肆,我雖落魄流離,但我心中大志始終不改。”
“素聞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故請先生教我良策,助我立足徐州,上報天子,下安黎庶。”
聽著劉備那真摯的心聲吐露,諸葛亮不由動容。
身為徐州人,諸葛亮是希望劉備能在徐州立足的。
然而。
徐州殘破,兵少糧寡。
曹操為了防止徐州再出現新的割據勢力,更對徐州進行了深層次的勢力分割。
一面厚待臧霸等泰山賊寇,將青、徐靠海的縣鄉委任給臧霸等人;一面自琅琊、東海、北海三個郡國中分出部分地區,設定城陽、利城、昌慮郡三郡。
又令原兗州別駕畢諶為魯國國相,進封廣陵太守陳登為伏波將軍,將不屬於原徐州勢力的車胄放在下邳委任為徐州刺史。
等等諸般手段,都是為了分化諸縣,避免再出現如陶謙、劉備、呂布一般一家獨大的割據勢力。
劉備想在徐州立足,難如登天!
諸葛亮曾數十次的推演時局,最終都指向了“徐州非立足之基”這個結果。
“左將軍,恕亮直言。”
“若是再早個幾年,亮定能助左將軍立足徐州。”
“然如今,徐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餘者如臧霸、昌豨等又各懷鬼胎,左將軍在徐州難以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