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人,都得泣哭。
但若拋棄個人情感,劉備在危如累卵的局勢時,竟還有閒暇結草帽,終究不合時宜。
“將軍當有遠志,豈能結小帽聊以消遣?”諸葛亮蹙眉微嘆。
劉備頓時一愣。
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回應。
劉備平日裡就喜歡搗鼓些小手藝,左右近衛人人都有劉備親手結的草帽、牛毦等。
近日風大,兼之天寒。
劉備一開始想替諸葛亮購買能遮風的小帽,又覺得購買的不如自己親手結的,故而結小帽一頂專程來送給諸葛亮。
沒想到諸葛亮不僅不感興趣,反而還認為劉備玩物喪志。
一旁的張飛忍不住道:“軍師好不講理!俺大哥見軍師日夜操勞,於心不忍,親手編結帽冠,軍師卻如此無禮?”
“翼德,不得無禮!”關羽側身拉住張飛,低聲呵斥。
“二哥!”張飛剛要開口,話到嘴邊又被關羽的眼神給鎮了回去。
諸葛亮輕嘆:“將軍之心,亮已心領。然而,亮自襄陽千里而來,為助將軍成就大業,時刻不敢忘將軍之志。”
“《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車胄雖然暫時與將軍和睦,但我們不可疏忽大意;兼之董承、吳碩行事粗鄙,曹操隨時都可能暗派密令給車胄。”
“眼下時局危如累卵。亮這番心思,想將軍亦不難明白。”
劉備不由一凜。
由於年冬將至,劉備認為曹操和袁紹不會在冬季用兵,又認為董承、吳碩等人不會蠢到在曹操和袁紹未開戰前生亂。
兼之自車胄處得了不少糧草且招募了數百部曲,又得到了黃忠的效力。
等等。
好運接踵而至,劉備難免有幾分飄飄然。
故而這半個月以來,劉備鬆懈不少。
諸葛亮的良言,讓劉備猛然醒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眼下憂患未除,又何以享受安樂?
“謹遵軍師教誨!”
劉備知錯認錯。
“我亦深知軍師之憂慮!奈何許都路遠,我難以及時探得許都動靜。曹操何時會暗派密令給車胄,我亦難知曉。”
說到這。
劉備喟然長嘆。
倘若董承、吳碩等人是膽怯之徒,見勢不妙就蟄伏以待時機,劉備反而不憂慮。
偏偏董承、吳碩等人又自視甚高,自以為能在計略上穩贏曹操,反令劉備憂慮。
聽到劉備為車胄而煩憂,張飛又生出了對車胄的惱恨:“車胄讓大哥憂慮,甚是可恨!不如俺去將車胄捉了,省得還要天天防著。”
“休得胡來!”劉備輕斥:“車胄乃徐州刺史,豈能說捉就捉?若是捉了車胄,我與舉兵反曹又有何區別?”
張飛語氣委屈:“大哥,反正都要舉兵反曹,早捉車胄晚捉車胄,都一個樣!”
關羽看了一眼諸葛亮,又看向劉備:“大哥,關某以為,翼德所言,不無道理。”
“《春秋》有云: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先捉車胄,制其黨羽,再對外號以車胄之名,縱有曹操暗派密令,我等亦能及時獲悉。”
隨後。
關羽又看向諸葛亮,語態溫良:“軍師以為,關某所言,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