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20章 襄陽伊籍,劉備借黃忠

劉表自與袁紹結盟後,同樣頻頻派出使者拉攏諸郡勢力。

伊籍只是其中一支。

原本伊籍是不會來下邳的。

只因襄陽丞蒯祺得到訊息:左將軍劉備新募一軍師中郎將,複姓諸葛,名亮。

蒯祺就向劉表進言派人去下邳拉攏劉備,順便查證劉備的軍師中郎將是否是自家妻弟諸葛亮。

劉備的名頭,劉表早有耳聞。

起先礙於劉備與曹操相善,劉表未曾派人拉攏。

得知蒯祺妻弟諸葛亮疑似在劉備麾下,劉表本著寧可多拉一個盟友不可錯放一個盟友的想法,遂派同鄉人伊籍入下邳。

由於南結劉表在諸葛亮圖河北的戰略中頗為關鍵,兼之諸葛亮跟劉表又是親戚。

故而劉備對伊籍很客氣,不僅擺下酒宴,還讓諸葛亮出席作陪。

席間。

伊籍問及結盟為援。

劉備落樽而嘆,飲酒不言。

諸葛亮趁勢道:“機伯兄勿怪。左將軍雖有誅曹之心,但受制於徐州刺史車胄,不敢妄動,難以為援。”

伊籍本為機敏人,一看劉備和諸葛亮的配合就明白了七八分,笑道:

“孔明此言差矣!車胄一介腐儒,既無才能,又無名望。靠著諂媚曹操才僥倖當了徐州刺史,徐州士民不服者甚眾。”

“左將軍名貫海內,又曾執掌徐州,既有名望,又得人心。只需私設一酒宴,就可誅殺車胄,滅其黨羽。”

“而後振臂一呼,徐州士民孰敢不從?”

昔日劉表為了掌控荊州,令蒯越派人誘請宗賊五十餘人赴宴,又於宴席中將五十餘宗賊盡數斬殺,滅其黨羽,兼併其眾。

伊籍亦曾親眼目睹。

不論何時,設宴誅賊,都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奪權方式。

諸葛亮故作犯愁:“話雖如此,但左將軍苦無勇士相助。誅殺不成,反受其害。”

見此情景,伊籍當即明悟,向劉備一禮,笑道:“左將軍,若有所求,但說無妨。伊某能辦的,定為左將軍辦妥,絕不會令左將軍吃虧。”

見伊籍話說到這份上,劉備也不裝了,直言道:“我欲借黃中郎將一用,誅殺曹操後歸還。”

伊籍頓感驚訝。

本以為劉備會提出苛刻的條件,伊籍都做好了討價還價的準備,沒想到劉備竟然只想借用黃忠。

“若黃中郎將願意,我可回稟鎮南將軍,暫留黃中郎將於下邳聽命左將軍。”伊籍爽快而道。

劉備同樣感到驚訝。

本以為伊籍會婉拒,劉備都做好了曉以情理的準備,沒想到伊籍的要求竟只是黃忠自願?

“有黃中郎將相助,定可誅殺車胄!”劉備舉樽而敬,語氣不由多了幾分欣喜。

伊籍見劉備應允,暗暗鬆了口氣。

只要劉備肯答應結盟為援,且黃忠又願意留在下邳,這事就成了。

聊完了公事,劉備又與伊籍聊私事。

伊籍博學多才,又善言辭,暢談間,劉備竟有一見如故之感。

席將終時,劉備更是緊握伊籍之手,念念不捨:“恨不能與機伯早日相識,來日若得閒暇,定與機伯朝夕坐論。”

伊籍亦感劉備真誠,道:“左將軍與鎮南將軍為同宗兄弟,若得閒暇,伊某亦願與左將軍朝夕坐論。”

末了。

伊籍又看向諸葛亮:“孔明既入左將軍麾下,可書信報安,我願代勞。”

諸葛亮忙謝道:“有機伯兄代勞,是亮之幸事。”

看著舉止儒雅不失名士風範的伊籍。

劉備不由暗暗感慨:劉鎮南麾下,賢士何其多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