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誤會了,實乃順路護衛。”關羽語氣溫良,低頭掩飾。
順路護衛是真,怕前腳一走諸葛亮後腳又繼續批閱公文亦是真,但關羽是不會承認的。
諸葛亮倒也沒有虛言,便在關羽“順路護衛”下回宅休憩。
到了第二日。
諸葛亮又引著關羽、張飛、龐統、陳震等人,出城靜候。
遠遠便瞧見“劉”字大旗,迎風而來。
離去兩月,劉備終於歸來,眾人皆是欣喜。
“恭迎將軍!”
諸葛亮等人齊齊行禮。
劉備大笑自馬上躍下,快步來到眾人面前,一一問候。
又引趙雲、辛哲二人與眾人相見。
其樂融融!
這一幕,又令辛哲頗感驚奇。
在袁紹麾下當帳前吏時,辛哲時常看到沮授、田豐、顏良、文丑等文武人針鋒相對,私下裡更是矛盾重重。
再觀劉備麾下文武,不論文武,都仿若故友重逢一般!
目光落向諸葛亮時,辛哲更為震撼。
辛哲一直以為劉備口中當世罕見的奇才諸葛亮,跟沮授、田豐等人年齡相仿。
不曾想諸葛亮竟然還是個不滿二十的!
而辛哲,今年都二十三了!
又見諸葛亮舉止談吐,皆不輸於世家大族出身的名士,辛哲不由暗暗驚歎:能讓左將軍器重如斯,果真不凡!
而在辛哲打量諸葛亮的同時,諸葛亮亦自劉備口中瞭解到了辛哲的出身及職務,頓時明白了劉備的用意:要讓初次離開父輩羽翼的辛哲,在高唐有回家一般的感覺!
對旁人而言,或許有難度。
對有五十餘年閱歷又善於為人處世的事後諸葛亮而言,易如反掌!
隻言片語間,諸葛亮便讓辛哲感受到了來自於劉備麾下文武的關懷,連一向瞧不起士人的關羽都向辛哲表達了敬意。
而在為劉備等人接風洗塵的宴席上,辛哲又感受到了更多的關懷,與眾人彷彿不是第一次相識而是故友重逢一般!
看著與眾人和睦,或彈琴瑟、或聲鍾竽、或敦六博、或投高壺,不亦樂乎的辛哲,劉備與諸葛亮相視而笑。
宴至一半,劉備又邀諸葛亮一同如廁,起身來到廳外。
見劉備眉宇間隱有愁容,諸葛亮便又問道:“不知將軍有何憂慮?亮可為將軍解惑。”
“唉——”劉備長嘆一聲:“實憂百姓受袁曹相爭之苦,恐有昔日江淮民飢的禍事再演。”
想到昔日袁術勢力衰敗,眾情離叛,再加上天旱歲荒,士民凍餒,士兵們只能以蒲贏煳口,最嚴重時,江淮間竟相食殆盡。
再想到沿途百姓為了躲避賦稅徭役而隱匿於山野之間,劉備不由慼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