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君而言,賢臣小人皆為耳目。
親賢臣,遠小人,耳聰目明;親小人,遠賢臣,耳聾眼花。
袁譚誤以為華彥、孔順為賢臣,對二人偏聽偏信。
且又在二人密切的配合下,袁譚將三千步騎的指揮權暫時委任給了華彥。
若說袁譚愚蠢,這個評價不算太準確,畢竟在袁譚的思維中:華彥、孔順二人約等於劉備的諸葛亮、龐統。
若劉備知道袁譚是這般比較的,定得嘲諷一句:華彥、孔順是個什麼東西,也配跟諸葛亮、龐統相提並論?
而自袁譚手中得了三千步騎指揮權的華彥,藏抑多日的怒火也伴隨著三千步騎帶來的膽氣再次爆發了。
【劉備賊子,先前是我麾下兵馬不如你,故而不敢追究你殺我侄兒的仇。如今我執掌了袁使君的三千步騎,再加上平原的兩千步騎,五千步騎在手,誰能擋我?】
領了軍令的華彥,安排左右美妾服侍袁譚後,便匆匆出府去調兵。
孔順隨後跟上,擔憂而問:“華功曹,你真要與劉備廝殺?劉備本就驍勇善戰,而今又得了一營騎兵,萬一......”
華彥冷哼:“若非劉備得了那一營騎兵,我不用袁使君的三千步騎,亦可擒了劉備。而今我有五千步騎在手,即便劉備再驍勇善戰,又能奈我何?”
“可......”孔順正欲再勸時,又被華彥打斷:“孔從事,你在府中替我擋住袁使君,莫要讓劉備的人進入,我怕袁使君一時心軟而放了劉備。”
見華彥自信如斯,孔順將剩下的話都藏回了肚子,拱手道:“那便預祝華功曹旗開得勝了。”
將五千步騎都點齊後,華彥便帶著五千步騎直奔龍湊。
“華彥上鉤了。”
龍湊土坡上,諸葛亮與劉備並騎而立,斥候剛將平原約有五千步騎直奔龍湊而來的情報彙報完。
劉備微感驚訝:“軍師何以肯定是華彥而非袁譚?”
諸葛亮篤定而笑:“袁譚若要問罪將軍,定會先派使者傳書質問,而後再發兵;似這等不打招呼且又趁著黃昏直接發兵奔襲的,定是想打將軍一個措手不及。”
劉備不屑一笑:“華彥這是欺我不知兵?我有騎兵一千!為護數萬士民北上涿郡,方圓五十里內皆有我的斥候,誰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玩奇襲?”
而在劉備和諸葛亮身後,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四人,列騎一排,靜候軍令。
“軍師,此戰便交與你指揮了。”劉備卸下劍印給諸葛亮,實在是提不起與華彥廝殺的興致。
劉備此刻的心理便是:華彥什麼檔次,也配讓我出手?
諸葛亮接過劍印,笑道:“那亮便獻醜了。”
隨後。
諸葛亮回身看向四人,令道:“龍湊左有山,右有林,可以埋伏兵馬。關司馬可引五百校刀手前往山頭埋伏,待彼軍至,放過休敵,只待前面喊殺聲起,便縱兵出擊,斷其歸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