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87章 雲奔走四方擇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2更)

不能怪黃忠緊張如斯,實在是趙雲生得極其雄壯!

若趙雲真要對劉備發難,黃忠都擔心來不及反應。

得知趙雲是劉備的摯友故交,又見趙雲對劉備的尊敬不似作偽,黃忠這才放下了弓箭。

而在內心,黃忠又生感慨:左將軍真乃神人也!不僅有熊虎之士關羽、張飛為左膀右臂,還有趙雲這般不弱於關張的雄壯之士甘願俯首。

陳到在黃忠放下了弓箭後,也放下了手中的盾牌。

黃忠的武藝,陳到是見識過的。

自離開高唐後,陳到還是第一次看到能讓黃忠緊張到箭矢上弦的人。

而在內心,陳到亦有感慨:天下之大,熊虎之士何其多也!

陳到自個兒就是個武勇過人的,但凡武勇過人的或多或少都會自矜,然而劉備身邊先有關羽、張飛,後有黃忠,現在又多了個趙雲,讓陳到的秉性也變得越來越溫良謙遜。

為什麼陳到甘願當一個謙遜溫良的護衛統領?

原因也很簡單:身邊的熊虎之士都扎堆了,若不謙遜溫良,難道還要自恃武勇?

趙雲自然不會去責怪忠心護衛劉備的黃忠、陳到,在與二人見禮後,又激動的看向劉備。

而趙雲看向劉備的眼神滿是敬仰,就像臣子望向心中的聖主,即便歷經千帆也未改變尊崇;又像在寒夜中漂泊了多年,忽然被驟然亮起的火把驅散了長久以來的陰霾。

滾燙熾熱的目光,微微泛起的溼潤,更是漂泊許久終於尋到了歸處的欣慰。

此刻,萬千言語都匯聚在這一望之中,令劉備又是感動又是心疼:“子龍何以至此?”

趙雲的目光沒有變化,語氣也變得溫良:“自別使君後,不想公孫瓚不聽人言,以至兵敗自焚,袁紹屢次召我去,我未投他。近聞使君在袁紹處,幾番欲來相投,又怕袁紹見怪。”

“我又聞雲長、翼德屯兵高唐,便想著先往高唐以待使君;前日我路過此地,偶見有袁兵搜捕隱匿山野的百姓,如獵捕鳥獸一般;我心中不忿,便將其殺散,又恐袁兵返回報復,便暫留此地,”

“今日我聽聞有一支騎兵在此地安營,以為是袁兵返回報復,故讓百姓佯裝窺營,我則率眾騎藏於山野,伺機擒其主將。”

“不曾想百姓竟然回報稱‘左將軍發糧’,我擔心是袁兵詭計,便引數騎前來檢視究竟,能遇見使君,真乃是喜出望外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面對一營騎兵不僅沒有藏匿逃跑,竟然還想著要伺機擒其主將,這等膽略,令黃忠、陳到二人更是欽佩。

劉備亦是動容:“今日相遇,真乃天意也!”

趙雲的目光更為崇敬:“我奔走四方,擇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隨,大慰平生!雖肝腦塗地,亦心甘情願!”

真摯的話語,聽得一旁的黃忠、陳到也不由為之動容,劉備更是開懷大笑:“有子龍相助,我大事可濟矣。”

劉備又招呼徐庶近前與趙雲見禮:“子龍,此乃潁川人徐庶徐元直,乃我軍師,此番入袁紹營中,多有元直出謀劃策,才能化險為夷。”

“等到了高唐,我再向你引薦我的兩位軍師中郎將,琅琊人諸葛亮諸葛孔明和襄陽人龐統龐士元,二人皆是當世罕見的俊傑賢士。”

“......”

劉備拉著趙雲的手,似有說不完的話。

趙雲亦是聽得激動不已,雖然不知道劉備口中的“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和龐統是何等的俊傑,但能讓劉備呼為“當世罕見”,定然不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