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劉備效仿項羽殺楚懷王,否則背靠整個袁氏的袁熙,便能在涿郡穩如泰山。
但以袁熙的器量,想要想到這一層,幾無可能。
“使君不如先問問沮監軍?”韓珩受不了壓抑的氣氛,小心翼翼的提議。
然而袁熙竟然冷哼一聲,直接甩袖離去,留下韓珩愣在原地滿臉愕然。
“韓別駕,你還真是回回都能提出令使君惱怒的提議。”看著韓珩還不明白,焦觸不由笑出聲來。
張南更是直截了當:“就沮授那個臭脾氣,使君若不備上厚禮請上三次,沮授絕對會稱疾不見!使君本就心情煩悶了,你還讓使君再去受沮授的委屈,你是書讀多了,腦子都讀傻了嗎?”
韓珩滿臉通紅,據理力爭:“為君者,當禮賢下士,心懷若谷,使君若是備上厚禮請上三次,我等便可宣揚使君求賢若渴,四方遊士聞言定會爭相來附。”
韓珩的想法是沒錯的。
沮授越是難請,對袁熙越是好事,不論袁熙是否能請動沮授,袁熙求賢若渴的名聲都能吸引四方遊士。
但袁熙就不是這類人!
看著又犯書呆子氣的韓珩,焦觸和張南皆是搖了搖頭,不再與韓珩爭辯。
韓珩的良言沒被袁熙採納,諸葛亮的良言卻被劉備銘記於心。
自樓桑村歸來後,諸葛亮便提議讓劉備去拜訪沮授。
在諸葛亮看來:沮授雖然在黎陽時一直在找劉備的麻煩,但那只是是立場分歧,一個敢說直話的賢士是值得尊敬的。
即便不能招攬沮授為己用,也能避免沮授在劉備征討六郡時背後使壞。
為了表達誠意,劉備直接拉了十車藏書來到涿縣的文學館。
一車藏書有百卷,還都是鄭玄註解過的藏書,這份厚禮的價值遠勝千金。
“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涿郡太守、都督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文學館前,劉備莊重而立,作揖問禮,不僅驚到了文學館諸吏還讓周圍士民都駐足議論。
“左將軍竟然親自來拜訪一個小小的文學從事?”
“什麼文學從事?那是河北名士沮授沮公!”
“真是沮公?沮公怎麼跑到涿郡當文學從事了?”
“沮公一向忠直敢言,定是得罪了小人才被調到涿郡當文學從事,但這也是我等福分,沮公當了文學從事,我等便可時常請教了。”
“......”
而在文學館內,聽聞劉備帶了十車藏書來拜訪,沮授的臭脾氣再次犯了:“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去告訴劉備,我與他無話可說!莫要再假惺惺的做與人看!”
沮授在文學館內肆無忌憚的大罵劉備,文學館的諸吏可不敢真的去傳話,真傳了話,還能不能見到第二天的太陽都難說!
見無人敢去,沮授更是氣惱:“爾等計程車人風骨呢?都是讀聖賢書的,豈能畏懼強權?”
諸吏那個鬱悶啊。
這是士人風骨的事嗎?
左將軍在外以禮而請,我們不僅不回禮還要罵回去,那跟流氓地痞有什麼區別?
見諸吏沉默,沮授抬腳便要出門:“既然爾等不敢,我便親自去說。你們怕劉備,我可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