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39章 你們的對手是:正當壯年關聖帝君和完全體事後諸葛亮

昌慮。

中郎將王忠府邸。

司空長史劉岱神色嚴肅的宣讀曹操的密令:

“今有左將軍劉備,僭殺刺史,煽惑士民,有負天子恩義。敕中郎將王忠,即統虎賁之士,擒拿逆賊。事機貴速,不得有誤!”

王忠嚇了一跳:“劉長史,司空真要擒拿左將軍?”

不怪王忠懷疑,曹操和劉備的關係過於微妙,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更在諸縣廣為流傳。

現在劉岱跑來告訴王忠,稱有曹操密令要擒拿劉備,王忠如何敢信?

見王忠竟然不受命,劉岱不由蹙眉:“王中郎將,你要抗命?”

在說出這話的同時,劉岱的右手按住了懸掛在腰側的劍柄,手臂青筋凸顯,雙目掃視左右。

“劉長史誤會了!”見劉岱如臨大敵,王忠趕忙解釋:“非是我要抗命,而是諸縣皆傳‘車胄設宴謀害左將軍,左將軍上表請辭,欲回涿郡教學’,我故有此問。”

“呵呵!”劉岱冷笑:“莫非王中郎將也認為,是司空聽信小人讒言暗令車胄謀害劉備?”

這罪名?

王忠頓感冷汗透溼了背衫。

“司空一向英明神武,又豈會有小人敢在司空面前讒言?”王忠求生欲極強:

“我雖然不信謠不傳謠,但徐州諸縣士民皆認為左將軍受了委屈。我若引兵前往擒拿左將軍,恐徐州諸縣士民不服。”

“不服?”劉岱提高了語氣:

“王中郎將,你奉司空令駐守昌慮,防的就是徐州諸縣,何時需要考慮諸縣士民是否服氣?”

見劉岱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王忠不由暗罵。

你一個司空長史,又不會在昌慮長待,自然不用考慮徐州諸位士民是否服氣。

可我駐兵昌慮,若不考慮徐州諸縣士民是否服氣,將諸縣士民逼反了怎麼辦?

我若能平叛,司空會嘉獎我的功勞。

我若不能平叛,我就得被司空問罪。

甚至於,我的人頭還有可能被司空借去平息諸縣士民的怨氣。

臧霸、昌豨等人,是我能惹的嗎?

殺了車胄的劉備,是我能惹的嗎?

暗罵歸暗罵,王忠不敢真的當著劉岱的面吐露心扉。

司空長史,見官大一級。

在曹操面前讒言幾句,就能讓王忠人頭落地。

“我才能平庸,僥倖聚合徒眾千餘人歸附司空,方得以官拜中郎將。”

“素聞劉長史才智卓絕,司空亦常與劉長史商討軍謀,斗膽請劉長史與我同行,助我擒拿劉備。”

王忠姿態放得很低。

昔日關中大亂,王忠因飢餓以人為食,又隨大眾由武關南向逃難。

時值婁圭在荊州北部為劉表遣迎北方客人,王忠不願歸附,於是就率同行者襲擊婁圭,奪婁圭兵馬糧草,聚合徒眾千餘人歸附曹操。

史載王忠更是活到了正始三年,即魏齊王曹芳在位第三年。

換而言之:王忠為人,活命為先。既可為了活命而吃人殺人,又可為了活命而委曲求全。

果然。

王忠剛放低姿態,劉岱就順勢應諾:“你不說,我也會如此!司空令我來昌慮,名為宣讀密令,實為助你謀劃。”

聞言。

王忠暗暗鬆了口氣。

雖然劉岱的語氣姿態都以高人自居,但對王忠而言,只要劉岱肯同行,就不怕擒拿劉備失敗而擔主責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