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67章 諸葛亮深謀遠慮,劉備示弱袁紹

不直接前往涿郡而是轉入平原,諸葛亮本就有坐等白馬之戰勝敗的考慮。

而如今。

袁紹出黎陽往東二百里親自引兵馬來迎接劉備,讓諸葛亮猜到了白馬之戰的勝敗。

若非袁紹進攻白馬失利,又豈會有閒情逸致親自引兵馬來迎接劉備?

大戰已經開啟,袁紹可不會閒得慌。

袁紹進攻白馬失利,是有利於劉備的。

曹操本就勢弱於袁紹,若是首戰失利,勢必會令曹操的後方不穩。

不僅汝南的袁氏舊部會趁機生事,甚至於初降曹操的張繡都得懷疑是否押錯了寶,再反一次曹操猶未可知。

而曹操在白馬打了個漂亮的首戰,即便綜合實力依舊不如袁紹,也能振奮士氣以及令後方穩定。

只有曹操頂住袁紹的壓力,劉備才能斡旋於袁曹之間,借袁曹之力以壯自身。

就如現在:袁紹出黎陽往東二百里親自引兵馬來迎接劉備,正是劉備找袁紹要好處的良機。

劉備亦懂箇中道理。

經諸葛亮一提醒,劉備當即就決定,要引兵西行與袁紹碰面。

“我欲將白毦兵帶上,軍師以為如何?”劉備目光灼灼,既然是去見袁紹,自然得展現幾分實力。

諸葛亮輕輕搖頭,給出了不同的意見:“白毦兵的招募和訓練,極為不易,不可輕易折損。將軍只需挑上三百徭卒,皆持木弓木槍同往。”

劉備頓時愣住,語氣多了幾分怪異:“軍師,若這般前往,勢必被袁紹小覷。”

諸葛亮輕笑:“袁紹極重顏面,既然親自引兵馬來迎接將軍,定不會讓黎陽眾文武小覷了將軍。這三百徭卒,實則是跟著將軍前往黎陽運糧的。”

“再者,袁紹兵多將廣,也瞧不上將軍的八百白毦兵,將軍帶白毦兵前往,反而更容易被小覷,倒不如讓袁紹調撥兵馬糧草與將軍。”

劉備仔細琢磨了一陣,想明白了諸葛亮的用意。

諸葛亮是懂借雞生蛋的。

劉備現有的八百白毦兵,是諸葛亮這大半年以來辛辛苦苦為劉備籌募訓練而得,自然不肯拿出去為袁紹賣命。

更何況。

劉備真帶著八百白毦兵去見袁紹,袁紹反而會滋生疑心,甚至於還會找個機會故意讓劉備的八百白毦兵去中曹操的埋伏。

對袁紹而言:沒有兵馬的劉備,更容易被掌控!

“若不帶白毦兵,誰可與我同往?”劉備又問。

諸葛亮不假思索,道:“將軍帶上漢升與元直,足矣。高唐諸事,可交予亮與眾人。”

帶上黃忠,可護衛劉備安全;帶上徐庶,可讓劉備有人商議;而諸葛亮帶著關羽張飛龐統等人留在高唐,既可及時策應支援又可令宵小不敢對劉備使壞。

劉備認同了諸葛亮的提議,遂又召關羽等人入內商議。

一聽劉備只帶黃忠徐庶和三百徭卒去見袁紹,關羽和張飛皆是一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