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62章 劉備走到哪,哪兒就有賢士,這就是第一魅魔的含金量

這年頭。

活著的人少,識字的人更少,能讀懂書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能有三百餘計程車人隨行,場面已然非常的壯觀。

“高唐縣縣丞陳震,見過左將軍。”

高唐城。

一個身材高大容貌俊逸的中年,於城門口相迎。

諸葛亮仔細辨認了陳震的相貌,驚問道:“閣下可是南陽陳孝起?”

陳震吃了一驚,尋聲而望。

但仔細辨認了諸葛亮後,陳震並無諸葛亮的印象,不由疑惑,遂拱手問道:“我離開南陽已有數年,不知尊駕何人?”

諸葛亮拱手回禮道:“左將軍麾下軍師中郎將、琅琊人諸葛亮,見過陳縣丞。昔日亮初入南陽時,便聽聞南陽陳孝起為人忠恪,又兼秉性剛直;又聞陳縣丞受大將軍徵辟而入河北,亮時常感嘆,只憾不能與陳縣丞相識。”

被諸葛亮這一頓誇,陳震對諸葛亮的好感直線上升,忙道:“諸葛軍師過譽了,我只是一介小吏,當不起諸葛軍師的盛讚。”

話雖如此,但陳震又有羨慕。

想想自己,都年過三十了,還只是個平原國高唐縣的縣丞,區區一長吏。

再看諸葛亮,正值青春年少,就已經是左將軍劉備的軍師中郎將了!

人比人,氣死人。

諸葛亮銳眼如刀,敏銳的捕捉了陳震神態和語氣中那細微的“苦澀”,當即為陳震打抱不平:“莫非是河北的賢才太多了嗎?陳縣丞有尚書之才,袁紹竟只用為吏?”

陳震不由駭然。

我與諸葛亮素未蒙面,諸葛亮竟對我推崇如斯?

只是想到在袁紹麾下的際遇,陳震又嘆息道:“我才學不足以託付大事,能被用為吏已是大將軍恩遇。”

說者有心,聞者有意。

一聽諸葛亮這話,劉備頓知眼前之人,遠非尋常縣丞能比。

當即。

劉備近前執禮,道:“陳縣丞不可妄自菲薄。昔日的相國曹參,最初時亦只是一介獄掾,非是曹參才學不足,實乃時勢未至。”

陳震忙回禮,道:“左將軍過譽了。我才疏學淺,怎敢與曹相國相提並論!”

嘴上雖然這般說,但陳震內心卻如翻江倒浪一般。

任何一個有才學計程車人,都不願意才學得不到施展的機會。

而在袁紹麾下數年,陳震都只能當個縣丞小吏,一直得不到升遷和器重。

若說陳震甘心當一個縣丞小吏,定是在自欺欺人。

看著溫潤如春風的劉備,陳震內心又泛起了幾分漣漪:或許,這是我的機會!

亂世中。

君擇臣,臣亦擇君。

劉備想要招攬賢才為己用,陳震同樣想尋覓明君立功業。

【不知左將軍,是否真如傳聞一般。】

正思間。

劉備又問:“高唐令可在城中?”

陳震聞言一嘆:“月前,袁刺史派從事華彥入平原國安頓諸事,叮囑平原國官吏士民皆要恭迎左將軍。”

“但華彥此人,為人貪婪,竟假借恭迎左將軍的名義,向諸縣索要賄賂。高唐令不肯,遂棄官而走,回荊州去了。”

劉備不由蹙眉。

在拜訪諸士的時候,劉備亦從側面瞭解到了袁譚這個青州刺史的“非人操作”:親小人,遠賢臣,縱兵為禍,擄掠百姓。

若不是還要借袁譚之力在河北立足,換劉備以往的脾氣,早就抽鞭子打人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