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63章 有諸葛亮掌舵,劉備人在高唐,能觀天下

由於高唐令棄官而走,高唐縣的政務諸務都由縣丞陳震暫代。

自然包括了招待劉備一行人。

由於劉備和陳震,都存有深入瞭解對方的想法。

故而在席間,劉備與陳震交談甚歡;到了席終,更有惺惺相惜之感。

一直到了驛館,劉備都還在唸叨,遺憾不能讓陳震隨行。

見狀。

諸葛亮進言道:“將軍何不舉薦陳震為高唐令?”

聞言。

劉備不由動容。

前高唐令棄官而走,高唐令有了空缺。

雖然陳震的資歷和名望不足,但袁譚有意讓平原國諸官吏都配合劉備,那麼有劉備的舉薦,陳震想當上高唐令,並非難事!

而讓陳震當高唐令,不僅僅是劉備在禮遇陳震,還是劉備在給平原國諸官吏樹立信:想進步,找我!

既然選擇了出仕,就沒人不想進步。

能當官,就絕對不會當吏。

縣丞雖然是長吏,但依舊只是縣令的屬吏。

唯有當上縣令,才是正式邁入官的行列中。

試想。

當了數年長吏都沒能得到提升的陳震,遇到劉備後就當上了縣令!

直接由吏入官!

是陳震的能力在遇到劉備後就提升了嗎?

不!

陳震的能力一直沒變,是劉備給了陳震施展能力的機會!

當劉備在平原國立了信,平原國的諸官吏又豈會沒有想法?

袁譚親近華彥、孔順這樣的小人,而疏遠有才有德的王脩等人,兼之袁譚又失去了繼承袁氏的資格,諸官吏想要另擇個明主,亦是很合理的。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

只談理想不談利益,是得不到大眾支援的。

官渡之戰時,受曹操厚禮相待的軍中文武都有一大批人暗自向袁紹請降,更遑論沒受袁譚厚禮反受華彥壓榨的平原國諸官吏了。

想明白了諸葛亮的用意,劉備的臉上也浮現出了欣喜之色:“暫且不要與陳縣丞說,待我先給袁譚去信,若袁譚同意,再說無妨。”

諸葛亮搖扇點頭,道:“華彥雖然貪婪,但能侍奉袁譚多年且令王脩等人都束手無策,定有幾分本事。”

“將軍初入平原國,諸事繁瑣,需要有人助將軍行事;索性就以高唐為基,將數萬士民先安頓在高唐,一來可以減少華彥的掣肘,二來可以考驗陳震的能力。”

劉備深以為然,撫掌笑道:“軍師言之有理!”

高唐不屬於平原國的治所,但對劉備而言又頗為特殊。

昔日劉備未發跡前,就曾任高唐尉,後又遷為高唐令。

雖然一度因為賊亂而棄城而逃,但在公孫瓚處拉了一支兵馬後,劉備又強勢回了平原國,屯兵高唐。

與屯兵平原的單經和屯兵發乾的陶謙,一同威脅袁紹響應袁術,最後不敵袁紹和曹操而走。

而如今。

劉備再次回到了高唐。

人常言:事不過三。

前兩次皆是不敵敗走,第三次,劉備不想再敗。

翌日一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