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就向陳震表達了要將數萬士民留在高唐縣的意願,希望陳震能協助安頓眾士民。
陳震沒有任何的猶豫,就應下了此事。
一者是陳震與劉備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二者是高唐縣戶籍稀失嚴重、田地荒蕪又多,正是缺少人口的時候。
都不需要單獨再去開荒,只需要將無主田地的雜草清理,就能立即投入使用。
劉備又令糜竺兄弟和曹宣等人,配合陳震安頓士民。
同時。
劉備又親筆書信一封,派人星夜兼程的送往齊國臨淄,舉薦陳震補缺高唐令。
只是區區一個高唐令,兼之陳震又沒什麼名氣,袁譚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劉備的舉薦,更是直接在信中稱“譚已調走原平原相蔡欣,且令華彥暫代平原功曹總攬平原國官吏任免諸事,左將軍可直接與華彥商議。”
看到袁譚的回信,劉備這才明白為什麼華彥敢明目張膽的向平原國諸縣索要賄賂。
都總攬平原國官吏任免諸事了,誰敢不服?
但仗著有任免權而假借恭迎劉備的名義向諸縣索要賄賂,又令劉備頗為惱恨。
遇上不知情的,都可能會遷怒於劉備!
【華彥狗賊,來日定要將其生擒!】
劉備眼中閃過一絲狠辣,很快又將其掩飾。
而有了正式任命的陳震,又驚又喜。
只是稍微一琢磨,陳震就猜到了原因:若非劉備舉薦,自己又豈能補缺高唐令?
“左將軍舉薦之恩,下官沒齒難忘!”
若說先前只是跟劉備一見如故、惺惺相惜,那麼現在的陳震,是徹底對劉備誠服了。
“孝起有萬乘之才。區區一個高唐令,我尚且認為委屈了孝起,又豈敢在孝起面前挾恩圖報?”
聞言。
陳震更為感動。
跟著袁紹,三天餓九頓。
跟著劉備,一天吃九頓。
高下立判!
隨著與劉備及諸葛亮等人的接觸越來越多,陳震對劉備的敬畏也越來越強。
剛開始的時候。
陳震只是敬服劉備的仁義。
可當陳震接觸到劉備麾下,有諸葛亮、龐統、徐庶、孫乾、簡雍、糜竺、曹宣等良士,又有關羽、張飛、黃忠、夏侯博等驍將,以及人雖不多但士氣罕見兇猛的白毦兵和校刀手時。
陳震對劉備的畏懼油然而生。
數萬士民跟著劉備北上,只是對劉備真實實力的掩飾,讓外人誤以為劉備只是徒具名氣!
而世間比劉備更具名氣而無爭雄實力的又比比皆是。
不缺劉備一人!
只有真正瞭解了劉備的人才清楚劉備的潛力有多大!
僅僅是未滿二十歲的諸葛亮,就能令龐統、徐庶、關羽、張飛、黃忠等諸多良士驍將誠服,就夠令人匪夷所思了!
更遑論龐統、徐庶、關羽、張飛、黃忠等人,又都當世少有。
賢君+良臣+猛將+勁卒+民望。
這五個片語合在一起,劉備欠缺的就只有一個:基業!
而相對於賢君、良臣、猛將、勁卒、民望,基業反而是更容易獲取的一個。
看著眼前篤信泰然,胸懷大志的劉備,陳震又不由暗暗感慨:若左將軍能有基業,天下可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