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73章 沮授與諸葛亮的差距,劉備的英雄氣

袁紹厲聲呵斥:“沮授,你放肆!平日裡爾與眾人相爭,孤未曾計較,而今變本加厲,不思悔改!真以為這天下間,獨你一人是忠,餘者皆是奸?再敢妄言,休怪孤不念舊情!”

飽含惱意的呵斥聲,將沮授剩下的話都給堵在了喉嚨口。

看著袁紹那彷彿要殺人的表情,再看一直都氣定神閒的劉備,以及小人得志般冷笑的辛評,沮授的內心再度與范增有了共情。

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何以解憂。

一時之間,沮授的內心充斥了沮喪。

袁紹沒有再理會沮授,而是轉頭向劉備拱手尷笑:“孤御下不嚴,讓玄德見笑了。”

劉備沒有對沮授落井下石,反而還替沮授說情:“自古以來,忠言逆耳,沮監軍雖然說話不中聽,但對大將軍肯定是忠心不二的。”

袁紹聽得心頭舒暢,順勢而道:“孤亦知沮授忠心,故而一直不曾計較。”又對沮授喝道:“玄德以德報怨,乃誠實君子,豈會別有二心?”

言畢。

袁紹不再理會沮授,而是帶劉備在營地觀摩,欲用營地十萬步騎的聲威來掩蓋御下不嚴的笑料。

看著與袁紹一同離開的劉備,沮授的心情變得更為沉重:劉備狡黠如斯,久必為大患;可恨辛評這愚昧小人竟當眾與我爭執,壞我大事!

辛評與沮授相爭,往小了說是個人恩怨,往大了說是潁川士人和河北士人的地緣恩怨。

沮授又不似諸葛亮一般長袖善舞能讓不同派系計程車人都心悅誠服,反而將潁川士人和河北士人都得罪了個遍。

史載李嚴被諸葛亮廢為庶民流放梓潼後,沒有怨恨諸葛亮也沒與外人勾結,反而時常期望諸葛亮能再次啟用自己。

可見二者差距。

與鬱悶的沮授相比,辛評則是開心極了。

以往辛評都被沮授壓著喘不了大氣,今日卻是揚眉吐氣了一番。

藉著興致,辛評又教導兒子辛哲道:“身為下屬,既要善於察言觀色,又要有真才實學。能揣摩上位的憂慮,也能為上位解決憂慮。吾兒可要謹記!”

辛哲涉世不深,還是第一次見識今日的場面,受到的衝擊太大,以至於顯得有些木訥遲鈍:“大將軍令孩兒聽從左將軍調遣,那孩兒要揣摩左將軍的憂慮且為左將軍解決憂慮嗎?”

辛評的笑容戛然而止。

我方才說的,是這個意思?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辛評語重心長地糾正辛哲的認知錯誤:“吾兒,左將軍也是大將軍的下屬。”

辛哲想了想,得出了新的理解:“原來如此。左將軍揣摩了大將軍的憂慮,故而為大將軍統兵攻打曹操;孩兒若為左將軍解決了憂慮,就等於為大將軍解決了憂慮。”

辛評再次愣住。

我方才說的,是這個意思?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